住在北京豐臺區南苑槐房路的錦鯉養殖戶朱先生最近特別苦惱,每天,他家魚塘里都能撈出幾十只乃至上百只死魚,罪魁禍首竟是備受市民歡迎的候鳥。對于這些受到法律保護的“搗蛋鬼”,朱先生無可奈何,只好通過本報進行求助。
朱先生位于槐房路的養魚塘已經有七八年的歷史了。以前,這里有300畝魚塘,家家戶戶靠養魚為生。從前年開始,這片區域由政府進行重新規劃,大多數魚塘都被填了,唯獨朱先生家的在規劃之外。沒想到,朱先生的高興勁兒還沒過去,“災難”就降臨了。
“每逢春夏,一些從南方飛來的鳥兒就會來到北京,在我們這里偷魚吃。以前魚塘多,都分散開了,鳥兒偷魚的事被平攤到每戶上,并不嚴重,現在就剩我一家,鳥兒專吃我家的,這損失就大了。”朱先生對此一籌莫展。每天清晨4點多,就會看見有兩三只大鳥在魚塘上方飛來飛去。“它們要真吃也行,我就當為動物保護作貢獻。問題是,這些鳥笨死了,喜歡挑大魚抓,可又沒這本事。”朱先生說,鳥兒叼不住超過一斤重的魚,魚一掙扎就會跑掉,可是此時已經受傷了,過不了多久就會死去。“吃不了多少,糟踐得太多。那些一斤多重的魚都是種魚,好的一條上千元,次的也要好幾百。”
去年,朱先生弄了一張大網罩在魚塘上方,結果一只候鳥被網纏上,朱先生發現時嚇了一跳,趕緊把網收了。“我也不懂得區分,想必都是受保護的野生鳥類,這要發現遲了,鳥兒給纏死了,我罪過就大了。”
昨天中午,朱先生家的魚塘一片平靜,偶爾見到魚兒游到水面上,吐個泡又消失在水中。“以前魚很多,不像現在這么蕭條。”據朱先生介紹,如今在他1000平方米的魚塘中,錦鯉已經從七八萬斤減少到現在的兩萬多斤,估摸著種魚已經從2000條銳減到只剩下200條了。
對此,記者采訪了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請他為朱先生出三個高招。李理說:“這種事情比較常見,解決辦法也比較多。第一,可以自己制作一些五顏六色的彩旗,這些旗子一尺多寬,長度必須達到2米左右,圍著魚塘插一圈,很有效;第二,可以用彩色氣球代替彩旗,效果是一樣的;第三,把一些用剩下的易拉罐里填裝小石子,然后用細鐵絲把易拉罐串起來,在魚塘邊緣靠近岸邊的水面上拉一圈,這樣易拉罐懸空呆著,鳥兒一來吃魚,就會碰到鐵絲,易拉罐就叮叮當當響起來,它們會被嚇走。”李理說,前兩招只管用一個禮拜,如果一周后候鳥飛走了,那最好,否則鳥兒學了乖,再也不怕這些東西。“第三招稍微麻煩點,但是永遠有效。如果這位養殖戶還是驅不走偷魚的鳥,我們可以去趟他家看看,幫他再想主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