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山里的雨下得毫無征兆,在池水表面打出了一點點小小的漣漪,水池里,一尾尾魚兒就在此時游動了起來,小頭尖嘴,青黃的體色,尾巴又細又長,如鳳尾般左右擺動,靈活地在水中穿梭。
“這就是香魚。”浙江省天臺縣龍溪鄉黨委委員柴益軍告訴記者,香魚對水質的要求近乎苛刻,而天臺龍溪方圓幾十公里無工廠無污染,土壤水質空氣均經過最苛刻的“肯定列表制度”的檢驗,香魚一年存池量最多時達到100多噸,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且大量出口日本,供不應求。“不過,自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全部轉為內銷了,重游國門。”
龍溪鄉好水養香魚 龍溪鄉是天臺縣西部的一個偏僻山鄉,位于大雷山麓。這里是始豐溪支流之一,水質絕佳,生態環境優美。 從街頭鎮往寒巖方向走,一路山環水復,風光秀麗。這一帶是唐朝詩人寒山子的隱居地。離龍溪鄉政府不到200米的一處低洼地,建有天臺龍溪淡水養殖場,龍溪香魚就出產自這里。
“日本人吃的香魚都是從天臺龍溪運過去的。”浙江省天臺市龍溪鄉淡水養殖場場主王彥淮昂著脖子大聲說道。2003年,老家在溫嶺的王彥淮帶著300萬的資產來到龍溪,投資了7畝養殖場,以龍溪電站尾水和石門水庫的水位源頭,進行了香魚的池塘養殖,開拓了無公害香魚棲息繁衍的生態基地。
“日本人吃到香魚就會想到中國,香魚產自生態優美的天臺山,加上國清寺是佛教天臺宗的祖庭,每年都有大批的日本人過來朝拜,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王彥淮說。
香魚因體內散發香味而得名。香魚是全球公認最名貴的淡水經濟魚類之一,在當今國際市場享有“淡水魚之王”的美稱。在日本,香魚則被稱為“中國楊貴妃”,一是因為它體形優美,二是生性嬌貴,對生活環境相當挑剔,一般地方很難養殖,它比任何魚愛干凈,它生活的水域只要稍有污染,就會死去。
10年過去了,如今的龍溪淡水養殖場已壯大成為臺州市龍頭企業,擁有105畝無公害淡水養殖基地,所產的香魚通過第十三批無公害產品認證,“三清牌”香魚在2011年浙江省農博會上獲得新產品金獎。2011年養殖場實施了浙江省現代漁業精品園項目,并順利通過驗收,并榮獲第六批國家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等一系列殊榮。
出口轉內銷 香魚市場前景廣闊 據了解,2003年建養殖場以來,龍溪鄉的香魚年產值達100噸左右,最高時可達140噸,主要以出口日韓為主。
但是香魚出口并非是一帆風順,自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香魚出口嚴重受阻,自2010年開始,香魚幾乎全部轉為內銷,而養殖的規模也因此縮減,每年的產值基本在80噸左右。
“國內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應該開拓這部分市場。”柴益軍表示,由于之前香魚的產量小,價格高,國內市場需求小,因此只能銷往日韓等國。在金融危機之后,日本提高了進口水產產品的準入門檻,香魚雖品質達標,但出口的過程太過繁瑣。“之前出口也只是在走量,利潤空間并不大。現在我們的經濟水平也上去了,好的東西還是要和家人分享。”
王彥淮告訴記者,在國內,香魚主要是銷往長三角地區,但是由于香魚名聲太響,經常一到季節便被前來收購的人搶奪一空。
“香魚是龍溪鄉獨特的區域名片。”天臺龍溪鄉鄉長鮑先狀告訴記者,香魚上乘的品質和獨特的風味使得其成為最受歡迎的淡水魚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而龍溪的水產養殖業也將在香魚養殖的基礎上,開拓高精端的路線,希望憑借獨有的資源走出龍溪鄉特色的道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