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2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之際,昨日,四川省成都市水務局對全市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分管領導、水產科(站)長、水產品質量安全技術人員進行水產品質量安全培訓。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成都市水產品抽檢率均在98%以上。
平均每天抽檢
2-3個批次水產品
據悉,為確保水產品在上“餐桌”前的安全,成都市會定期組織例行檢測,對養殖基地、農貿市場、超市等環節的水產品進行質量抽檢,檢測是否有限用藥物殘留、是否有孔雀石綠等禁用農藥,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將立即停止銷售并追根溯源。今年,我市計劃對833批次的水產品進行例行檢測,平均每天有2-3個批次被納入“監測網”。此外,我市還會根據社會熱點和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對水產品進行監督檢測。
據了解,今年成都市將以“規范水產養殖抗菌藥物使用行為”、“水產品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物質專項整治”和“農資打假專項治理”三項內容為重點,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加大監督檢查和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其中,4-6月開展一輪水產苗種生產質量安全大檢查,9月開展水產養殖生產質量安全大檢查。
選購水產品
“一看二查三比較”
成都市場上的水產品林林總總,如何選購合格水產品?昨天,記者就此請教了有關專家。據介紹,消費者選購合格水產品的要點是“一看二查三比較”。
“一看”,看銷售點是否取得合法經營資格;“二查”,查所銷售的水產品是否取得有效的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材料;“三比較”,比較水產品及其制品的質量優劣,主要是通過體表形態、鮮活程度、色澤、氣味、肉質的彈性和潔凈程度等感官指標來進行綜合評價。對于鮮活水產品來講,首先是觀察其鮮活程度如何,是否具備一定的生命活力;其次是看外觀形體的完整性,注意有無傷痕、鱗爪脫落、骨肉分離等現象;再次是觀察其體表衛生潔凈程度,即有無污穢物和雜質等,然后才是看其色澤,嗅其氣味。對于水產制品而言,感官鑒別也主要是外觀、色澤、氣味和滋味幾項內容,其中是否具有該類制品的特有的正常氣味與風味,對于做出正確判斷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