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六月黃”蟹陸續上市,漁民們早早就自覺地進入休藥期,這樣的規矩在常熟市已執行多年。進入9月份,江蘇蘇州常熟市各漁藥經銷戶還會停止漁藥銷售,全力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水產品作為市民餐桌的主打產品,其安全質量備受關注。為從源頭把好投入品關,常熟市在各鎮建立了47家漁藥GSP連鎖經營加盟店,采用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的經營模式,有效地避免惡性競爭和混亂進貨。各經營戶對每筆漁藥的進與出都要進行詳細記錄,對每個藥品的名稱、數量、規格、劑型、批號、有效期等進行登記,保證池塘投入品的可追溯性。
對全市所有水產品“三品”基地(無公害基地、綠色食品基地、有機食品基地)、全體漁業科技入戶工程示范戶以及漁情信息采集對象,常熟市實行池塘檔案記錄制度,養殖戶詳細記錄苗種放養信息(包括放養時間、品種、規格、數量及種苗來源等)、養殖管理信息(包括放養情況、投飼、水質管理、天氣、水溫、病害防治情況、收獲記錄等),為水產品養殖全程質量監控提供基礎數據。
常熟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定期派技術骨干坐診全市6家市、鎮、村水產醫院,為養殖戶免費檢測魚病、水質,開出處方,指導養殖戶規范用藥。同時,常熟市分別在沙家浜、支塘、辛莊、古里等水面集中的鎮村開通魚病遠程診斷網絡。對魚病會診操作人員,本市結合水生動物疫病測報工作每月進行一期培訓,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高級工程師和工程師進行現場指導,確保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程執行。對一些不能確診的病例,則通過網絡請求上級水產技術推廣部門的專家進行會診。目前,全市已擁有魚病遠程診斷設備10臺套,大大方便了基層的病害防治工作。
常熟市農委執法大隊、漁政站及水產技術推廣站相關執法人員還不定期地對全市水產苗種生產單位和水產養殖基地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檢查生產企業的生產檔案制度建立情況,包括苗種放養、水質管理、飼料和漁藥使用情況、發病情況、捕撈產量情況及銷售情況,著重檢查漁用投入品使用情況。到目前,檢查未發現使用違禁藥物及含違禁藥物的各類添加劑及飼料。
結合無公害農產品申報及抽檢工作,近期全市共接受農業部、江蘇省、蘇州市各級多批次抽檢,檢查項目主要是藥殘(五氯酚鈉、孔雀石綠、呋喃類等)、細菌以及疫病,抽檢產品分別在不同場合隨機抽取,有的直接在池塘里抽檢,有的在銷售門市部抽檢,抽檢工作在抽檢工作人員、漁政站執法人員和生產者三方人員共同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并在漁政執法人員的監督下封樣,以確保樣品的準確性。經各級部門抽檢,常熟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為100%。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