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最近,廣州的桂花魚樣本在長沙被檢出含有孔雀石綠,事件再次引起市民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記者今天上午從我市漁業部門了解到,東莞市面上的水產品合格率很高,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市面銷售的桂花魚暫無廣州貨源
在東城這家農貿市場,部分售賣水產品的檔口仍有桂花魚銷售。不過攤販說,他們都沒有從廣州進貨,而是從虎門的水產品市場批發過來。
魚檔攤販:“孔雀石綠事件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反正今年內的話 ,我都在虎門那邊進貨。”
市民建議加大源頭監管
多位前來買魚的市民表示,對這次廣州桂花魚被檢出孔雀石綠并不知情。有市民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最好對市面銷售的水產品進行標記。
市民:“我覺得當然應該有一個明顯的記印,讓我們一眼就能看出,這個是有經過抽檢的。”
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制度化
東莞市海洋與漁業局方面稱,目前市場上賣的淡水魚多數為人工養殖,而我市的源頭監管體系完善,各個監測點現有的儀器都可以檢出孔雀石綠、重金屬等有害物質。近年的抽檢結果顯示,市面水產品合格率很高。
東莞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科長黃林波:“今年截止5月份,我們抽檢了500多份樣本,合格率達到97%有多,總體上都達標。”
水產養殖戶池塘水質也在監測范圍
此外,漁業部門還對水產養殖戶池塘的水質進行監測,對水質存在問題的池塘,會要求養殖戶對水質進行調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