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前,浙江臺州溫嶺市在洛嶼、三蒜、牛山群島的漁業資源增殖保護區內放流51萬尾大黃魚魚苗,總價值達25萬元。
“放流目的是修補漁業資源,維護海洋生態平衡。”溫嶺市漁政站站長盧根生告訴記者,從2005年開始,溫嶺海洋漁業部門先后在東海近海海域進行了10多批次的放流活動,投入資金近300萬元,放流品種包括疣荔枝螺苗、黑鯛、曼氏無針烏賊受精卵等,并實施溫嶺洛嶼、三蒜、牛山群島海域魚類人工增殖放流建設項目,促進海洋漁業資源增殖。
在指定放流區域,工作人員用網兜和水盆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撈起魚苗,再沿著船舷,分批將魚苗倒入海中。半個小時后,6個水倉的魚苗全部放流完畢。
據了解,這是今年第一批放流的魚苗,品種全部為大黃魚,規格達到了7厘米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