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遺傳改良在全雌化黃魚育苗中的應用、南北鮑魚種苗雜交繁育技術、牙鲆優良品種“鲆優一號”繁育技術……在第十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福建漳州詔安縣企業與科研院校成功對接了8個海水育苗類項目,總投資6840萬元。對接最新技術、打造現代海水育苗基地,已成為詔安發展現代漁業、壯大海洋藍色經濟又一重大舉措。
“詔安海水育苗從1987年就已經開始,當時全縣利用圍海墾區大面積發展對蝦養殖生產,靠從北方調運蝦苗已不能滿足需求。縣水產開發中心在南門村建成第一個海水對蝦育苗場,開始自繁自育長毛對蝦苗種。”詔安縣海洋與漁業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沈洪華對全縣海水育苗史了然于心。“建場第三年,南門育苗場采用人工促熟催產育苗方式又成功培育出300多萬尾日本對蝦苗,使詔安成為全省最大的蝦苗幼體培育基地!
對蝦幼體成功培育,推動了對蝦養殖規模迅速擴大,使養殖戶降低生產成本,帶來增產增收。經過20多年發展,目前,詔安縣已有工廠化海水育苗場66家,育苗水體近12萬平方米,育苗品種主要有各類魚苗、蝦苗、鮑魚苗等,并逐步擴大到藻類、貝類。其中,對蝦幼體年產量100億尾、鮑魚苗年產量2.5億粒、魚種年產量2億尾。這些苗種除供省內地區養殖所需以外,還銷往臺灣、廣東、浙江、山東等地。去年,詔安縣海水育苗產值達1.5億元,成為全省重要的現代海水育苗基地。
近年來,科技的介入成為推動詔安海水育苗產業向科技型、高效益型發展的重要力量。2005年,集美大學水產學院教授常建波在詔安成立?邓a養殖有限公司并建立產學研基地,配套育苗、養成、生物餌料強化等車間和豐年蟲玻璃鋼孵化器等先進生產設備,利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海水魚、貝類育苗養殖、優良魚種培育等,先后在半滑舌鰨、斜帶石斑、圓眼雁鯧等人工育苗、養殖和魚苗配方飼料研制取得突破。省水產研究所、廈門水產學院、浙江水產研究所等水產科研單位也紛紛在詔安建立海水育苗科研基地或開展科研活動。其中,省水產研究所與詔安縣協作開展石斑魚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項目,推廣石斑魚工廠化苗種繁育,已推動5家育苗場生產龍膽石斑、黑石斑和青石斑等石斑魚苗種40多萬尾。石斑魚育苗被視為詔安海水育苗產業發展又一突破。
今年初,詔安又成立“海水苗種繁育產業協會”,制定產業化規范管理制度,倡導海水苗種無公害綠色養殖,提高苗種疾病防治力度,打造海水苗種品牌,對做強做大現代海水苗種繁育產業起到推動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