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日,記者從湖北省鄂州市水產局獲悉,上半年鄂州市堅持應用新技術、推廣新模式,著力發展特色漁業,建設水產強市,全市水產總量實現19.33萬噸,產值26.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8%和20%。
隨著“雙聯雙促”活動的深入推進,上半年全市完成當家塘改造2800余口,精養魚池改造面積5.3萬畝,為漁業經濟提供了新的增長點。為充分發揮當家塘的養殖功能,市水產局籌集資金10余萬元,對全市改造后的當家塘每口免費贈送火片魚苗1000尾,并對當家塘管理人員免費提供水產養殖技術培訓。截至目前,全市已免費贈送火片魚苗500萬尾,培訓養殖人員500余人次。
名特水產品種是實現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重要支撐。今年,鄂州市特色養殖呈燎原之勢。主要推廣了美國加州鱸魚、鱖魚、中華鱉、胭脂魚、青魚、南美白對蝦等特色品種的專養或主養等模式。其中,加州鱸魚主養、套養面積1萬畝以上,甲魚養殖面積3200畝,南美白對蝦池塘專養1800多畝,黃魚主養1200余畝;網箱養鱔20萬平方米,網箱養鳡魚、鲌魚4000平方米。據初步估算,特色養殖畝平效益是傳統四大家魚養殖效益的5倍以上。
為實施噸魚萬元工程,擴大水產品質量,鄂州市還推廣應用納米微孔增氧新技術,徹底改變現行能耗高、效率低的增氧方式為增氧效果好、節能(可節電50%以上)、發病少的納米微孔新技術。這一技術先后在三山湖、五四湖以及東溝、澤林、長港、楊葉等市域大中型湖泊和水產大鎮進行了嘗試。與此同時,加強“三機配套”建設,全面提高養殖裝備水平。堅持進排水分開、循環水利用的標準,在家庭漁場、大型漁場合理配置抽水機、增氧機、投餌機,全市水產領域漁業推行機械化率比去年凈增6個百分點。所有這些,均為提升水產養殖質量效益提供了堅實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