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7月7日下午,廣西柳州市在柳江河白沙二隊附近,一位張姓先生被3條兇猛的魚攻擊,手掌幾乎被啃掉了一塊肉。經查證,這種魚為外來入侵物種,原產于南美洲,俗名水虎魚、食人鯧。
食人鯧棲息于主流和較大的支流,河面寬廣處。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也有攻擊人的記錄。但有些相近種(如紅鰭鯧)只吃水果和種,中午會聚在蔭涼處休息。成年個體一般在晨昏活動,體長15- 食人鯧
24厘米的個體通常黃昏活動(12:00--22:00),游魚(8--11厘米)則整日活動。食人鯧聽覺高度發達,牙齒尖銳異常。咬住獵物后緊咬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厘米的肉。牙齒會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立刻導致嚴重的咬傷。常成群結對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旱季水域變小時,食人鯧會聚集成大群,攻擊經過此水域的動物。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以為是血的氣味引發了大群食人鯧的攻擊,最近才有人提出是落水動物造成的噪音引起了它們的注意。
據了解,這次為什么會在柳江河出現食人鯧,可能是一些不法人士將此魚作為觀賞魚引入了國內,后又放流到了自然水域,食人鯧適應性強、繁殖速度快,對柳江河的生態可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