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昨天,杭州樓外樓酒店的廚師展示從西湖捕撈的“六月黃”湖蟹。
“西湖螃蟹個頭雖小,味道蠻好。”老杭州陳大姐這幾日常常去東山弄農貿市場轉悠,對“六月黃”望穿秋水。
西湖魚兒捕撈今年開始歸樓外樓管理。13日,杭州樓外樓副總經理張一良透露:“7月15日晚,‘六月黃’將開始大面積捕撈。今年的‘六月黃’質量好,數量卻不多。”
同樣為市民所期盼的西湖蓮蓬荷葉,也在昨天早上開賣了,“舌尖上的西湖”開演啦。
明晚,西湖“六月黃”開始大面積捕撈
“六月黃”又叫黃油蟹,指從農歷六月初,一直到中秋節前這段時間上市的小種蟹。昨天早上,西湖漁亭董老大送了一些“六月黃”、20斤包頭魚、20斤鰱魚到樓外樓門口。“包頭魚頭一般做成湯煲,鰱魚用來刮魚圓兒……這幾天‘六月黃’零星有些捕撈上來,每天只有三四斤,供不應求。”
一斤“六月黃”有八九只,個子小的家伙特別靈光,一下子就能從大紅色的腳盆里“越獄”出來,直沖西湖。董老大眼疾手快,抓住一只螃蟹腳就往回拉,還使勁捏一捏:“你瞧,蠻老結(杭州話,意思是螃蟹殼硬,比較成熟)了,肉質很飽滿,有黃兒的。”
“我們西湖蟹的特點是長得黑黝黝,個小、殼薄、肉厚、膏黃,口感微甜。”張一良“王婆賣瓜”似的說起來,“西湖水質逐年好轉,‘六月黃’的品質也跟著水漲船高。加上不喂飼料,吃小魚小蝦野生長大,所以味道特別鮮美。”樓外樓辦公室王主任點點頭:“量小,蠻緊俏。很多老客人預訂,一拿就是三四斤,有時候晚來的客人就輪不到了。”
雖說“物以稀為貴”,不過前年賣70元一斤,去年60元一斤的西湖“六月黃”今年只要45元一斤,張一良說,“為了讓利于民,今年售價將比往年低1/4。”
這幾天,董老大已經陸續放了300多只蝦蟹籠下湖。
“如果春季放,是捉蝦的;這時間放下去,螃蟹會用鉗子夾破籠兒,小蝦就都跑光了。”董老大的蝦蟹籠是一種用粗鋼絲做骨架,綠色細漁網做“外衣”的長方體漁具。每只蟹籠8米長,葛老板平常把蟹籠頭尾相接起來,25~30只1串,長達200余米,體積龐大,入水沉重,加上入籠的蝦蟹,重量可達幾百斤、上千斤。
這樣的“蟹籠串”一共10多只,分布在整個西湖湖底,從三潭印月、湖心亭到湖濱、蘇堤……加起來長達2公里多。
明天大面積捕撈開始后,“六月黃”捕撈量每天大約十五六斤,捕撈時間將持續到8月中旬。
后天早上,市民就可以前往東山弄農貿市場購買。如果去晚了,錯過了當天的“六月黃”,也可以買條西湖鮮魚回家。鯽魚20-40元每斤,包頭魚10元每斤,白鰱5元每斤,螺螄青20-30元每斤。
西湖蓮蓬荷葉開賣啦
昨天早上8點,一艘小船載著剛摘下的蓮蓬與荷葉停在了斷橋邊,今年的西湖蓮蓬荷葉開賣了。
西湖的荷花以賞花的“花蓮”品系為主,蓮蓬產量并不高。但一來勝在現采的新鮮,二來價格實惠。蓮蓬2元3個,品質好一些的5元3個,遠低于之前小販們販售的10元3個的價格(詳見本報7月5日A3版報道),荷葉1元3張,因此深受市民喜愛。不少市民早上6點多便來斷橋邊排隊,一船的蓮蓬荷葉不到9點就賣完了。
西湖水域管理處負責人說,為防止蓮蓬掉落湖底導致淤積,并保證下層荷葉的采光,荷葉和蓮蓬都需要適時進行采摘。因此,這些蓮蓬荷葉的出售并非以盈利為目的,這是西湖蓮蓬荷葉價格實惠的主要原因。
西湖蓮蓬荷葉一直會賣到西湖荷花的花期結束,大概是9月份。西湖水域管理處負責人說,為了方便市民購買,今年的西湖水域管理處將出售的地點相對固定在斷橋,市民早上八九點可到斷橋一帶看看。“不過西湖有14個荷區,還是需要考慮到就近出售的原則。”
此外,西湖水域管理處提醒市民,因天氣酷熱容易中暑,加上每天出售的量不多,市民朋友不必特意來排隊,晨練路過可順便來碰碰運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