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工作人員正將鮮魚倒進水池 記者 鄒飛 攝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農委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產品產量14.6萬噸,同比增長13%,全年總產量預計會達到32萬噸左右!懊磕晡沂械乃a品缺口約40萬噸,市場價值50億左右!笔修r委水產品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李虹稱,開縣、梁平等6個區縣從我市水產品供給缺口中看到了商機,紛紛建立各具特色的大型水產養殖基地,結束全市水產品市場主要靠外運支撐的歷史。
水中砸錢
六區縣發力水產養殖
區縣要發展,出路在哪里?從去年開始,不少區縣的目光盯上了多年來被忽視的產業——水產品。
率先發力的是梁平。去年,該縣提出“把水產養殖業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的亮點”,將位于該縣禮讓鎮的生態漁業示范園擴大到了4000畝。按規劃,梁平縣接下來還將投資兩億元,以禮讓鎮為中心,輻射附近仁賢、明達等鄉鎮,建起萬畝現代漁業示范園。目前萬畝現代漁業示范園項目,已正式通過市縣兩級專家評審。
該縣農委主任楊代述說,項目預計在兩年內建成,到時上萬畝園區連成片,將成為全市最大的水產品養殖基地。
有著豐富漁業資源的開縣不甘示弱。 去年開縣與市農業投資集團等三家涉農單位簽下合約,將10億元資金全部“投”進水里,一起開發生態漁業。
10億元資金注入后,該縣采取“公司+捕撈漁民”專業合作模式、“公司+業主+基地”經營模式整合資源,采取拍賣、租賃、轉讓等辦法,正逐步把全縣20萬畝宜漁水域激活。開縣農委副主任黃遠軍稱,到“十二五”末,該縣每年的水產養殖總值將上5億元。
水產品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也吸引著合川、銅梁、江津、萬州。市農委漁業發展處提供的材料顯示,這幾個區縣投資上億元,都已建有面積上千畝的大型水產養殖基地。
各有所長
特色養殖避免同質化
六區縣吸取了在其它產業發展中的教訓,在發展中致力于避免同質化,創自己的特色產品。
萬州依托萬州水產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目前的淡水魚人工繁育技術雄視西南,攻克了胭脂魚、大鯢(娃娃魚)等名特魚類的人工繁殖難題,形成了以巖原鯉、江團、匙吻鱘、中華絨螯蟹等名優水產品種為主的特色品種。
開縣、梁平則著力培育“生態魚”品牌。兩地生產的草魚、鯽魚、鰱魚等普通魚種主要銷往梁平本地以及墊江、萬州等地,而中高檔魚如大口鯰、斑點魚、黃辣丁等,則瞄準了主城市場。
水產品產量近幾年一直雄居全市第一的合川,今年則力推優質化、特色化養殖方式,拿出專項資金,鼓勵水產養殖大戶開發特色水產品。當地的重慶市恒韻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運用西南大學水產專家研制的中華鱉仿野生養殖技術,投資建設了上千畝的中華鱉仿野生養殖場。如今,該公司已實現年產仿野生優質中華鱉卵60萬枚,稚鱉21萬只,培育幼鱉10萬只,仿野生成鱉9萬公斤的生產能力。
江津也在發力,內陸最大海水產品淡化養殖基地在今年的高交會期間落戶該區,當時江津企業重慶渝欣牧業開發有限公司與臺灣洪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臺簽約,投資3億元進行淡水養殖,主打產品南美白對蝦、基圍蝦一旦批量上市,將直接“腰斬”我市居高不下的蝦價。
銅梁則著力發展烏魚、稻鰍等特色水產養殖。該縣少云鎮烏魚養殖大戶周運明在縣里支持下辦起烏魚養殖場,現烏魚特色水產養殖面積已達476畝,今年已出產105萬公斤烏魚,產值突破2100萬元,純收入達到了610萬元。
“各區縣努力想突出的自己的特色,值得肯定!崩詈缯f:“我們爭取用3至5年的時間,培育出20來個重慶本地水產品牌,讓長江生態魚、長江胭脂魚、重慶黃辣丁等香飄全國。
龍頭帶動
我市水產將自給自足
“每年我市的水產品消費量在70萬噸左右,約40萬噸缺口得從外地補進!崩詈绶Q,2004年我市水產品總產量23.9萬噸,而2011年,仍只有30萬噸左右,不足全市消費水產品的一半。
“全國水產品生產占農業生產總值的10%,重慶為4%;全國每年人均消費水產品16公斤,重慶只有10公斤左右!崩詈缯J為,隨著生活的改善,我市對水產品的消費需求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市農委有關負責人稱,市政府最近召開了促進效益農業發展會議,將采取措施扶持大型水產品養殖基地等龍頭企業,以此激活重慶的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
李虹表示,按目前的發展勢頭,再過3年,我市在水產品養殖上有望收復“失地”,實現自給自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