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宴會佳肴,必設此物為珍享”。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對魚翅有著這樣的記載。但時至今日,不只是星級酒店和高檔酒樓才有魚翅了,在很多大眾化的中檔餐飲市場也有魚翅。不過,一個顯著的事實是,隨著市場消費習慣的改變,環保觀念的深入,以及公務消費市場的退出,魚翅行業正在經歷陣痛,武漢的魚翅市場似乎正在走下坡路了。
價格從上百元到幾千元
吃魚翅,在中國的餐飲史上,可謂是歷史悠久。不過,長期以來,魚翅也只是奢侈品,與普通市民的生活相去甚遠。只是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魚翅才向更多的人,揭開了自己的神秘面紗。不過,價格昂貴的標簽,卻是一直貼在魚翅身上的。
那么,武漢市場上的魚翅消費,究竟是個什么水平?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探訪后發現,武漢魚翅消費價格差別很大,人均消費從上百元到幾千元的都有。
能夠嘗到魚翅的最便宜的方式,可能要數自助餐了。在幾家聲稱提供魚翅湯、魚翅撈飯的自助酒店,記者發現,這些地方平均每人的消費在四五百元,除了提供魚翅,他們往往還提供各種刺身、海鮮產品,因此攤到魚翅中的成本并不高。
而如果是要在宴席上“正兒八經”地吃吃魚翅,那花費則可能要高一些,人均在兩三百元左右。在位于洪山的一家武漢本土連鎖餐飲企業的旗艦店,記者翻閱菜譜發現,這里提供多種魚翅相關的菜肴,最便宜的要數魚翅撈飯了,不過價格也是每人198元,而另一種私家魚翅湯,價格則為298元。
而在一些高端的餐飲場所,魚翅消費的水平則差不多要人均400元到800元。位于洪山區八一路的一家會所,提供了5種不同檔次的魚翅菜品,包括魚翅湯和菜品。據服務員介紹,這里的平均消費水平在500元左右,而如果要點魚翅類菜品,則人均消費要增加400-600元。
連日來,記者與多家提供魚翅的酒店聯系發現,目前武漢魚翅消費最高的接近千元。在漢口一家粵菜酒店,這里的魚翅消費達到了888元每位,而幾種高檔的魚翅菜品,單價甚至達到兩三千元。
一家專門經營燕鮑翅的酒店人士告訴記者,魚翅消費之所以貴,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當然是原料價格昂貴,一斤高檔的干魚翅,價格就要兩千多元。而同時,魚翅的烹飪,大都是需要較好的原料輔佐,這塊的成本也在10%左右。而另外的一大塊成本,則是人工成本了,做魚翅等菜肴的多是沿海請來的師傅,每月的工資都是以萬元計算的。
批發市場近年銷量下降
幾天的采訪中,無論是餐飲協會的負責人,還是酒店餐廳的工作人員,抑或是相關產品的經營者,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魚翅市場正在走下坡路。
“金鉤的價格現在是大概1300元一斤。”17日,記者在華南海鮮市場探訪發現,今年魚翅的價格有所下降,而商戶們的普遍反映是,魚翅的銷量減少。據記者走訪,干魚翅目前的價格,根據等級的不同,一斤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比如天九翅價格為2000多元,但整體較往年有一定的下降。
華南海鮮市場位于漢口火車站附近,是武漢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在市場內,集中著大概十來家打著“燕鮑翅”旗號的商家。相比于市場內其他檔口的簡單粗糙,這幾家店面顯得格外打眼,他們大都裝修得比較精美,魚翅等海產品有玻璃柜展示。據店員介紹,這里的魚翅主要是從廣東和福建等地進貨。
據其中一家店面的老板介紹,這兩年受環保觀念的影響,武漢的魚翅消費市場也受到沖擊,他以前只做大酒店的生意,但現在連一些小的生意也要接,即便這樣,銷量還是下降了兩三成。
不過,記者發現,魚翅市場的消減,并沒有讓市場上的這些商戶著急。事實上,魚翅市場變窄了,但其他高檔海產品的消費卻逐漸在增多。
在另一家店面,記者與老板攀談后,他更多地向記者推薦海參等產品,而不是魚翅。據幾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武漢市場對高檔的海參、帝王蟹等產品的需求開始上升,這正在成為新的贏利點。
武漢市餐飲協會涂水前秘書長說,目前協會的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已經將燕窩、魚翅等下架,這個消費在武漢已經很小了。他介紹,魚翅消費大概在5年前是個高峰時期,當時主要是高端的商務接待消費量大一些。
涂秘書長認為,除了環保的因素之外,消費者對海洋水產品的選擇增多了,也是魚翅消費下降的重要因素,“有了大量可以替代的產品了”。
吃魚翅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還吃魚翅?”近日,記者就魚翅消費采訪一家大型企業的辦公室負責人柳先生,一提起魚翅,對方這樣反問道。“魚翅還不知道是用什么泡出來的呢。”柳先生說,之前因為各種接待的關系,宴席上點上一盅魚翅湯往往成為不二的選擇。“大家都覺得有面子嘛。”據介紹,因為公司的很多往來關系都是大單位,生意上的比拼往往也延伸到了宴請上。
不過,三四年前,大家的觀念都變了,特別是這兩年大家基本上都不點了。
“你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不是一碗粉條。”柳先生開玩笑說。據他介紹,除了環保觀念的深入之外,市場上假貨、次貨充斥,也是很多人不再吃魚翅的重要原因。
柳先生說,在2010年的時候,武漢就曾發現了大量合成的魚翅在銷售,成分就跟普通粉條差不多,成本只相當于真貨的十分之一。而在大量的接待宴請中,柳先生也發現魚翅的品質良莠不齊,不同的魚翅價格相差太大。
記者在批發市場走訪也發現,武漢市場上的魚翅品種大致可以分幾類,較好的有“海虎”、“金鉤”等,均是鯊魚背鰭,只因鯊魚品種不同,叫法也不一樣。而質量較差的,則為鯊魚胸鰭的制成品,而有的品種則是骨頭多魚翅少。
據一位店主介紹,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要完全辨認清楚魚翅的好壞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除了魚翅品質的良莠不齊之外,近年來關于魚翅的不利消息可謂接連不斷。先是有消息說,魚翅中含有的是不完全蛋白,蛋白質質量甚至比不過雞蛋和肉類。
而接下來的消息則更“可怕”,有國外研究稱,食用魚翅不僅讓大量鯊魚瀕臨絕種,而且還因為含有高濃度神經毒素,可能會導致老年癡呆癥。環保組織“野生援助”曾發表報告,表示對曼谷出售的魚翅進行兩次抽樣毒性測試,發現七成魚翅受到汞污染,其中汞是人類可接受水平的42倍,而汞的來源是未被處理過的廢水。
在采訪中,這些信息被超過一半的魚翅消費者知曉。一位老板就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接下來才是環保的原因,促使他開始拒絕食用魚翅。
“零魚翅行動”下的產業
記者采訪得知,目前,一場被稱之為“零魚翅”的民間行動,正在席卷著內地餐飲市場。
在2006年,籃球明星姚明成為“護鯊大使”,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的視頻中,一條被割掉背鰭的鯊魚,只有沉入海底慢慢等待死去。由此,一場全球范圍內的拒絕魚翅運動掀起,讓魚翅貿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多人的觀念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改變的。而據武漢市餐飲協會秘書長涂水前表示,也正是在2007年左右,武漢的魚翅消費達到頂峰,這幾年市場已經回落。
而在去年,電影《海洋》再次讓魚翅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電影中,一條鯊魚被割去背鰭后沉入海底的鏡頭,讓不少人震撼。“看過《海洋》這部影片后就再也沒吃過魚翅。”在國內某著名藥業公司營銷老總的微博上,記者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在微博上,由電影《海洋》精簡的3分鐘視頻被廣泛轉發,魚翅再次走上風口浪尖。
今年,一場被稱為“零魚翅”的行動,從香港發起,逐漸席卷各地,包括武漢多家酒店在內的眾多餐飲機構,將魚翅拿下了菜單。
7月初,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正式發函給全國人大代表丁立國,對丁立國聯合30多位人大代表提出的《要求制定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規定的建議》表示感謝和支持,并表示將細化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將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保護鯊魚物種和海洋生態平衡。“相關部門的表態,更多地是為公務接待去奢侈化。”昨日,武漢市一位機關工作人員這樣表示。
不過,不管是從環保角度,還是減少公款吃喝的角度,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是,魚翅消費將逐漸減少,無論是經銷商、酒店、從業者都將面臨轉型的問題。漢口一高級會所的負責人表示,消減魚翅消費,對營業額影響肯定很大,不過逐漸減少這是一個趨勢。
鏈接——
名人微博言論
最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所以決定在十月即將上市的新菜單里取消一切有關魚翅的菜品!各位經理,雖然這個決定可能會影響一點你們的營收,我相信那都是暫時的。在過去的十一年,我們總想改變,提升自己。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我們的川菜,回歸原點,莫忘初衷!
——俏江南集團總裁汪小菲的《海洋》觀后感
一是解決環保,一是解決腐敗。要共同努力。
——地產商任志強對“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的評論
魚翅的主要成分膠原蛋白的營養價值還不如普通動物蛋白。不論是從營養還是從保健的角度,吃魚翅都沒有益處,反而對健康有害。魚翅中水銀和其他重金屬的含量都比其他魚類高很多。
——方舟子微博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