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前,廣東省東莞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了《2011東莞市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稱通過全年布設的50個監測站,在東莞海域采集了1113份樣品,獲得3264組監測數據。結果表明去年陸源入海排污口排放污染物總量有所增加,全海域海水水質依然劣于海水水質四類標準,屬于嚴重污染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依然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等。
《公報》顯示,2011年全市海洋環境質量總體繼續保持穩定,局部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含量較上年均有顯著下降,但海洋環境質量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去年東莞市海洋與漁業局繼續實施了入海排污口(河)的監測,其中排污口2個,排污河2條。統計和評價結果顯示,4個入海排污口(河)排放的化學需氧量、懸浮物、營養鹽、重金屬等污染物總量14587噸,較上年有所增加,其中化學需氧量9961噸,占檢測污染物總量的68.3%。其次為懸浮物,占監測污染物總量的29.6%。
去年,該局還連續4年對東寶河入?卩徑S、沙田麗海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排污口鄰近海域進行監測,結果表明鄰近海域環境污染嚴重,全部監測海域水質劣于海水水質四類標準值,屬于嚴重污染海域。
對虎門鎮沙角炮臺和威遠島濱海旅游度假區海域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除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外,其余監測項目均符合海水水質三類標準,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屬于輕度污染海域,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區要求。
此外,東莞海域還設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唇魚市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6.86平方公里。通過對其海域進行的監測表明,其中的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公告稱該自然保護區受陸源排污、周邊海岸帶開發利用影響,給黃唇魚的繁殖、生長及其棲息的自然環境帶來一定壓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