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濟礁運回的老虎斑,一出水就活蹦亂跳
船一靠岸,老虎斑就被搶購一空
關注理由:懷著濃濃的思鄉情,滿載著今年200個日夜養殖的魚兒,瓊京太漁01號的6名平潭漁民,從遠在1000多公里外的美濟礁出發,歷時5天,昨日平安駕返三亞港。這一路上,他們遭遇了機械故障等重重挫折,最終在南海漁政船的接力下,才平安歸航。
昨日清晨,本報特派記者隨同“開發美濟礁第一人”的平潭老人林載亮,前往碼頭迎接。看著船上活蹦亂跳的800條老虎斑和2000多條觀賞魚被轉移至大卡車,準備運往廣東香港等地,一時間碼頭上喝彩聲四起。這喝彩是送給林載亮老人和礁上的一群平潭漁民的,因為他們再一次成功歸航,再一次用開發漁業的方式,捍衛了南海主權。
歷時五天,一路驚險,運回滿艙的老虎斑和觀賞魚,本報記者前往碼頭迎接。
歷經艱辛:漁船兩次出故障3天航程費時5天
“我們要回來了!”早在5天前,遠在美濟礁上養殖作業的平潭漁民林圣平就給記者打來電話,相約在三亞見面,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可原定3天的路程,他們卻歷時近5天,昨日凌晨才艱難抵達三亞港口。
按計劃,瓊京太漁01號昨日凌晨抵達三亞港后,原定上午8時進入南海救助局的碼頭,并在這里卸魚。為了趕在卸貨前抵達碼頭,記者昨日上午7時就來到碼頭等候,可一直等到8時30分還未見漁船的蹤影。通過電話聯系才知道,原來漁船上裝載的都是活魚,為了保證魚不缺氧死亡,漁船停泊在距離三亞港大約2公里的海域,直接從海里抽干凈的海水給魚換水。到了上午,他們正準備起錨駛入三亞南海救助局基地的碼頭時,卻發現起錨的電機損壞了,船無法起錨行駛,只好放下小船,派人駕船前往三亞港購買零件修船,要等船修好后才能由其他的小船拖進碼頭。
下午3時,錨機終于修好,船由3艘小船拖著緩緩進入三亞南海救助局碼頭。
說起這次漁船回航三亞的經歷,平潭漁民林圣平在登上碼頭后,用手抹了抹滿頭的大汗嘆了口氣說:“這次的航程可謂是歷經艱辛!”按照事先的安排,6個平潭老鄉在美濟礁工作了將近3個月后,回三亞休整并補充物資。他們帶著800多條在美濟礁養殖的老虎斑和2000多條熱帶觀賞魚,26日上午從美濟礁出發,計劃在28日晚上抵達三亞港。結果船開到西沙時,舵機出現了問題,船無法進行轉向,只好拋錨在西沙群島附近。他們隨即通過公司向漁政部門求援,三沙市漁政船306號隨即趕到事發的海域,將他們的船拖回琛航島。在等待幾個小時后,農業部南海漁政局301號船把他們拖回三亞港,本來他們想上午叫3艘小船再把他們的船拖回南海救助局碼頭,卻又出現了無法起錨的故障。
“多虧了漁政部門的幫助,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林圣平激動地說,在外海上,他們這艘500噸的漁船不過是一葉孤舟,不要說船上裝載的魚會全部死亡,甚至船上的人員也會有生命危險。
現場火爆:美濟礁的海魚上岸就被搶購一空
聽說此次美濟礁的漁民們回來,還帶了新鮮的活魚,三亞的一些海鮮批發商上午8時就趕到了南海救助局的碼頭,想第一時間將這些活魚運走,送往廣東深圳、香港等地。船一靠岸,3輛貨車就齊刷刷停在碼頭邊,打開艙門等待裝貨。
記者看到,瓊京太漁01號的船艙被改造成4個隔艙,每個隔艙的開口大約3米見方,深度約4米,在4個隔艙中都裝滿了海水,一臺泵機不斷地從海里抽上海水注入隔艙,不斷地為隔艙進行換水。此次運回來的老虎斑和觀賞魚就裝在其中的兩個隔艙內,正歡快地游動著。
林圣平將船固定在碼頭上后,就開動排水泵,將隔艙內的海水抽出,隨著海水減低,水面上露
出了眾多魚脊,一些花花綠綠的熱帶魚在水中游動,煞是漂亮。
這些褐色花紋的魚兒一離開水,頓時就“噼噼啪啪”跳了起來。林圣平說,褐色花紋的是老虎斑,總共800條,那些花花綠綠的是觀賞魚,大約有2000多條,這些魚的價值大約10萬元。
在現場,一位三亞本地的海鮮批發商表示,由于美濟礁地處南沙,海水清澈見底,水質很好,加上他們知道林教授(記者注:林載亮是教授職稱,認識他的海南人都這么尊稱他)的這些魚,都是吃美濟礁當地捕撈的魚獲長大的,沒有吃含有添加劑的魚飼料,這些魚的口感和野生魚差不多,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因此他們一獲知林教授的船載魚回來了,就趕來搶購。
漁民感言:在美濟礁上堅守雖辛苦但是值得
“感謝福建鄉親們的關心和掛念!”在收拾完帶回來的魚后,得知來自家鄉的海峽都市報記者前來探訪,林圣平、林圣雄、林仁生、林木兵、林紹兵、施仁平等6名來自平潭的老鄉快步走上碼頭,向本報記者要了幾份本報此前報道美濟礁平潭人的報紙,并詢問這段時間以來家鄉有沒有什么大的變化。記者告訴他們,如今平潭島已經通了客貨滾裝輪,可以直航臺灣,平潭的建設更是日新月異,每天都有一個億的資金投入。一些幾年都沒回老家的平潭鄉親聞訊很是激動。
林圣平告訴記者,在遠海守護邊疆,由于缺少淡水,即使很熱,為了保障飲用水,也無法每天洗澡。由于路途遙遠,供給船最快也要一個多月才能來一次,他們也很少有機會吃上新鮮的蔬菜和瓜果,因此艱辛的條件是一般人所難以想象的,但他們覺得所做的這一切是值得的。
林圣平說,他和這群平潭老鄉已在美濟礁上堅守了5年,在這5年期間,每年都有越南的船
只來到美濟礁附近,由于看到他們在瀉湖內開辟了網箱養殖,礁盤上還有漁政船值守,這些越南船只最終都悻悻地離開。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他深深感到,只有在自己的領海上牢牢地扎根搞養殖生產,才不會讓外國的漁船有機可乘前來占便宜,才能實實在在地捍衛祖國的領土主權。
“在南沙搞漁業養殖,它的政治意義遠遠高于經濟意義!”林載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再次意味深長地說。目前他在美濟礁上開設了養殖場,單是漁民的工資和開銷每月都要支出十多萬元,此次回港的漁船載回來的魚,還不夠支付回港的油錢和工資。但是他依然認為,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美濟礁是中國不可侵犯的領土,在這備受一些國家窺視的南沙群島上,要不斷發出我們的聲音,突出我們的存在。海都網特派記者 張志宏 馬海濤文/圖 發自海南三亞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