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昨日從山東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根據農業部、山東省今年出臺的伏季休漁政策,自今天12時起,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刺網漁船從休漁時間內提前“解禁”,煙臺4400余艘刺網漁船,可出海捕魚了。但大馬力拖網漁船和定置漁具則不能出海作業,需等到8月20日12時才能出海。
今年刺網漁船提前解禁
昨日,市漁政管理站副站長趙威向記者介紹,在今年伏季休漁期,煙臺將執行不同漁船類型及相關休漁時間具體政策。其中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伏季休漁時間為6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其中,刺網休漁時間為6月1日12時至8月1日12時。我省禁漁區線內的定置作業(含鳀魚落網)休漁時間為6月1日12時至8月20日12時。渤海毛蝦禁漁期為6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在我省對蝦增殖保護區內拖網持證回捕增殖對蝦的可捕期為9月1日12時至10月31日12時,定置網、刺網持證回捕增殖對蝦的可捕期為8月20日12時至10月31日12時。漁業輔助船在6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不得出海作業。捕撈底層魚蝦類的“地籠”屬取締漁具,嚴禁銷售和使用。
兼顧資源保護與漁民利益
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很多漁民群眾、漁業資源專家、漁業管理部門和社會有識之士認識到了海洋生物資源過度開發的嚴峻形勢,建議調整增加休漁作業類型的呼聲一直很高而且一直沒有停止。刺網原本是一種選擇性比較好的漁具,但是近年來刺網漁船數量急劇增多,網具長度不斷加大,網目尺寸越來越小,有的已由單層變為三層甚至帶有網囊,不僅截斷魚類洄游通道,對于幼魚資源損害程度也日益嚴重。實施伏季休漁制度以來,刺網漁船一直沒有納入休漁范圍。2011年,農業部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首次將刺網漁船納入伏季休漁管理,并與拖網休漁時間一致,從6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歷時3個月。
拖網漁船、定置漁具不能出海
“目前,煙臺擁有刺網漁船4400余艘,占全市漁船總量的74%,主要以小馬力漁船居多。而相鄰的威海市與煙臺正好相反,大馬力拖網漁船多。主要是與地理位置和傳統作業習慣有關。也就是說,自8月1日起,煙臺大多數漁船都將投入到今年夏天的漁業捕撈過程中,而兄弟城市威海,則只有少量漁船可以自8月1日起被允許出海捕撈。” 趙威介紹,刺網漁船開捕后,可能兼捕上一定數量的小鲅魚,根據規定,網次或者航次魚獲物中未達到可捕標準的不得高于25%,也就是說航次和網次中有25%的幼魚是合法的。市場上有少量小鲅魚出售也是正常的。
據了解,在8月1日后,煙臺海洋與漁業部門的管理重點,將放在大馬力拖網漁船和定置漁具上。
刺網漁船
刺網漁船是進行刺網捕撈作業的專用漁船。多用于進行流刺網作業,故也稱流刺網漁船,或簡稱為流網漁船。特點除遠洋流刺網漁船外,一般船型較小,功率在幾千瓦至數百千瓦之間。刺網類漁具的捕撈原理是將數片或數十片橫長縱短的網片連接成長帶形網列,橫斷水流設置于水域中,直立呈墻狀,攔截魚類的通道,使魚體頭部或鰭部刺掛于網目或纏絡在網衣上而被捕撈。
由于刺網類漁具捕撈的對象廣,網目對魚體的選擇性強,操作不復雜,網列長度可任意調節,作業范圍廣,不受水深限制,對漁船動力要求并不高。刺網類漁具以流刺網、定置刺網兩種最為普遍。在我國沿海均有分布,也是山東沿海群眾的三大漁具之一。煙臺目前使用的主要有鲅魚流網、海蜇流網等流刺網類主要捕撈鲅魚、海蜇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