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江中愁一動不動地看著自己的青蟹塘,已經幾個小時了。
32歲的江中愁站在浙江三門縣沿赤鄉從岙村的堤壩上,一動也不動。他維持這個姿勢差不多有4個小時了。
昨天中午12點,“海葵”漸漸遠去,隨臺風遠去的,還有江中愁幾乎全部的家當和心血。不僅幾年的努力化為烏有,甚至還要背上超過百萬元的債務。
三門縣青蟹產量占全省三分之一,而從岙村的青蟹因無污染,口碑甚好。臺風“海葵”登陸浙江,村里1200多畝青蟹塘圍欄、大棚全部被吹跨,塘內幾乎所有的青蟹、對蝦等海產趁機上演“勝利大逃亡”。
再有兩個月,青蟹就要成熟上市了。對于這個結果,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
再過2個月,一畝青蟹可以賣數萬元
江中愁是溫嶺人,4年前,他和3個老鄉一起到從岙村承包了900畝的青蟹塘,并因此向親戚、朋友及銀行借貸了500萬元。
前三年,還算風調雨順,但畢竟事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賺到的錢只夠還利息。
今年,江中愁本來準備打一個翻身仗,“今年青蟹的價格一路看漲,剛過8月份,收購價已經達到60元一斤。這樣一算,每畝青蟹可以賣六七萬元,應該有個好收成。”
幾天前,臺風“蘇拉”擦肩而過,江中愁松了一口氣。再有兩個月,青蟹就可以批量上市,等扛過這段時間,就萬事大吉了。
在“海葵”到來之前,江中愁甚至已經憧憬起了青蟹大賣后的日子,“這幾年太辛苦,把欠的債全部還掉之后,再帶著老婆孩子回趟家,陪陪很久不見的父母。”
8月7日下午5點,江中愁得到確切消息,“海葵”可能在臺州、寧波一帶登陸。他沒想到,這場臺風將他的一切化為烏有。
忽然停電,調節海水鹽度的閘門無法開啟
江中愁幻想著,它也會像“蘇拉”,有驚無險地從自己的養殖場“飄”過去。
這天下午,村干部將村里23戶養殖戶召集到村委辦公室,村書記陳小利再三提醒注意安全,不要在臺風到來的時候,仍然呆在塘里。
所有的人都在祈禱,希望老天爺能放過他們的青蟹。可是,一個大家最不愿看到的事情發生了。
晚上7點,村里停電了。對于養殖戶們來說,在臺風天,這幾乎是致命的。
青蟹比較“嬌氣”,喜歡生活在鹽度在10%以上的咸水里。鹽度過高或過低,都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從岙村得天獨厚,有取之不盡的海水,但也有源源不斷的沒有鹽分的泉水從山上流下來。村里根據地形,在入海口修建了一道閘門。每天漲潮、落潮時,通過開啟閘門來調節養殖用水的鹽度。
只是一旦停電,閘門無法打開,加上天降暴雨,青蟹塘內的淡水越積越多,青蟹難免會出現問題。
大家再也坐不住了,紛紛穿上雨衣,往閘門上趕。可是,沒有電,閘門根本無法開啟,只能干瞪眼。
晚上10點多,村里找來一臺柴油發電機,接通閘門電源,閘門總算開啟了。
青蟹幾乎全部逃進了汪洋大海
可是,問題很快接踵而來。大家發現,因為暴雨太猛,原來涇渭分明的青蟹塘連成了一大片,本來喜歡呆在水底的青蟹也冒出了水面。習慣在咸水中生活的它們,憑著本能的反應,一窩蜂地朝著閘口大海的方向游去。
現在,擺在養殖戶面前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要么就任由青蟹逃入汪洋大海,要么立即合上閘口。
只是,如果合上閘口,海水無法進來,等退潮后,將要再等整整一天,才會有新的海水引入。在鹽度不夠的水里,加上不斷地有淡水流入,青蟹是堅持不了那么久的,全部都會死掉。何況,等洪水漫過堤壩,青蟹還是照樣會逃走。
江中愁站在暴雨中,腦海中一片空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只只碗口大的青蟹像成群的螞蟻一樣,朝著海洋歡快地游去。“水太大,我們沒法下去攔,只能這么眼睜睜地看著,每一只都是錢啊。”
渾身濕漉漉的江中愁最后一個被“押送”回了辦公室,他整個人都呆了,對著漆黑的天花板看了一晚上。
天亮后,他回到自己的青蟹塘,試著用木棍在塘底探了一探,“沒看到一只青蟹,全部跑光了。”
關于損失,江中愁在心里估算了無數次,但是現實比他能想到的最壞的結果還要糟糕,“不僅青蟹跑光了,連對蝦也沒了;只有生活在泥里的血蛤、蟶子還在。加上倒掉的大棚和圍欄,損失接近千萬。”
損失比往年要嚴重得多
對于三門縣的青蟹養殖戶來說,幾乎每個人都和江中愁一樣,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據三門縣青蟹行業協會丁秘書長初步保守估計,這次臺風,三門青蟹養殖戶的損失至少以千萬元計,“我們三門縣青蟹養殖面積為8.5萬畝,年產量1萬噸左右,年產值4.8億元,今年具體的損失數據還在統計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比往年要嚴重得多。”
“我們已經把損失上報了,希望養殖戶能得到一定的賠償。”村書記陳小利告訴記者,他最希望的是養殖戶不要喪失希望,“畢竟所有的人都沒事,錢還可以一點一點賺回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