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工人正在給滸苔脫水
2008年以來,滸苔多次大規模入侵青島海域,每年6月開始出現,持續 50天左右,對沿海的養殖業和旅游業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每年打撈和處理滸苔都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就是這些令人頭痛的滸苔,卻華麗轉身變成了海參養殖飼料,甚至出現了滸苔搶手到“不夠用”的現象。8月9日,記者走進膠南一家滸苔加工基地,見證滸苔如何變廢為寶。
“滸苔是個讓人頭疼的難題,漂在海里污染環境,費盡力氣打撈上來又無處消化,我就想如果能把滸苔當做原料生產出環保型水產飼料 ,那樣既為消除滸苔貢獻一點力量,又可以實現廢物利用,可謂一舉兩得。”青島海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振說,他聯系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王印庚。巧的是黃海水產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成果,正可以把滸苔轉化成海參飼料。該技術利用獨立分離出來的特殊菌種,通過發酵菌種代謝,實現滸苔的轉化。
在位于膠南黃山經濟區的加工基地,張振向記者演示滸苔的生產過程。通過對新鮮滸苔進行漂洗、脫水處理,用大型勻漿機將脫水后的滸苔打碎、勻漿,加入適宜發酵菌株種子液并進行規模化發酵處理,再添加不同營養成分加工成海參飼料,加工后的飼料分為流體發酵飼料和發酵型干粉飼料兩種。
“滸苔屬于石莼科藻類,它的優點就是分子結構好,而且有天然的防腐效能,所以生產出來的飼料不含防腐劑。”張振告訴記者,發酵技術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滸苔的主要成分轉換成易被海參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的肽、氨基酸等,做到營養吸收的最大化。海參吃普通飼料長得快,皮薄,而吃了這種飼料皮會變厚變強。
從6月初開始,張振的公司就開始加工滸苔,運輸滸苔的大卡車源源不斷地開進廠區。“我們的處理能力是一萬噸,現在膠南每年上岸的滸苔量,遠遠滿足不了公司的生產需求。”對張振來說,現在不愁銷售,愁的是滸苔不夠用。
據了解,該公司將于9月底開始批量生產“滸苔制”海參飼料,年產量將達到 3000噸以上。為了更好地利用滸苔,張振特意請來海藻加工專家,研究滸苔深層次的加工提煉方法 ,可提煉滸苔多糖,是降血壓藥物的重要原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