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47萬只珍珠蚌從東湖撈起后,一時無法找到新的喂養地,昨日,浙江商人張先生決定將其運回老家。
晨報昨日報道,浙商張先生與武漢人周先生合作放養的47萬只珍珠蚌,被責令限期撈起一事后,不少讀者致電晨報熱線為尋找放養地支招。
一蔡先生稱,可將蚌運到江夏飼養;黃陂王先生說,可為這些蚌提供水塘;一唐女士則稱,安陸有個水庫,可養殖珍珠蚌;一夏先生稱,他在鄂州承包有3000畝湖面,愿與兩人合作養蚌……
對此,張與周表示謝謝眾多好心人,但考慮到“蚌不一定適合在上述水域生存”,他們決定將蚌分批運回浙江。
張介紹,這些蚌投放到東湖前,已在其家鄉金華養殖了2年,體內的珍珠已長成黃豆大小,“再過2年,就可采珠”,此次投資,他已經虧了幾十萬元。
省水產管理辦公室總工程師祝細漢先生稱,養殖珍珠蚌對水體污染較大。江浙一帶是我國最先發展淡水珍珠養殖業的地方,近年來,那里的養珠戶紛紛將珍珠蚌轉移到我省來養殖。去年,我省養珠水面達21萬畝,珍珠產量為260噸。養珠業發展對我省水域生態的負面影響也日益顯現。目前,我省除禁止在武漢東湖等城中湖養珠外,對在其余水域養珠是不提倡,也不制止。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