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高位蝦塘與紅樹林僅一路之隔

蝦塘旁的水渠直通紅樹林

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部分紅樹出現倒伏
被稱為“海洋衛士”的紅樹林連臺風都吹不倒,但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的紅樹林近期卻面臨“生死困境”。13日,記者實地走訪發現,由于東寨港水域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團水虱得以爆發,而團水虱鉆入紅樹的氣生根內部,造成紅樹死亡。目前整個保護區內有近30畝紅樹林遭到破壞。保護區管理局正在加快清理區內32家養鴨專業戶,預計年內全部搬離保護區。但遍布保護區周邊的2萬多畝高位蝦塘以及部分養豬場等排污源,仍在繼續威脅著紅樹林的未來。
團水虱爆發不少紅樹倒伏
13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山尾村,這附近的紅樹林受團水虱爆發影響損害嚴重。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記者深入山尾小學對面的一片紅樹林,在這里,盡管成片紅樹林依然碧綠蔥蘢,但外圍已有不少紅樹倒伏在了泥水中。
“紅樹林連臺風都吹不倒的,但這兩年,像這樣倒伏下去的情況越來越多。”一位村民邊說,邊掰開一段紅樹林樹根,“你看,這樹根上布滿了蟲孔,樹怎么能不倒。”
“這些蟲孔都是團水虱造成的。”一直從事紅樹林保護研究的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黃勃告訴記者,紅樹林死亡與團水虱有關。團水虱是一種鉆孔生物,靠濾食懸浮在水中的浮游生物、藻類和細菌為生。團水虱為尋求蔽護所,便會鉆入各種紅樹的氣生根內部,鉆空紅樹林的樹根、樹莖,造成紅樹死亡。
2萬畝高位蝦塘包圍紅樹林
“從我們的觀察發現,團水虱這兩年確實有增多的趨勢;目前,受此影響,整個自然保護區內有近30畝紅樹林遭到破壞。”13日,海口市林業局副局長、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郭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團水虱爆發的原因,郭建分析說,團水虱的天敵就是生活在紅樹林中的蟹類。郭建說:“前幾年,紅樹林保護區內密集飼養咸水鴨,而大量鴨子不斷覓食泥土里的蟹類,導致其天敵不斷減少,加之保護區周邊高位蝦塘等排放含有酸性蝦糞的污水,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團水虱大量繁殖。”
在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記者見到了一張大幅衛星觀測圖片。“紅樹林周邊這些呈方塊狀的,全都是高位蝦塘。”郭建說,根據目前的統計,東寨港周邊的圍海、塔市附近共有1.5萬畝蝦塘,而緊靠紅樹林保護區周邊還有5100多畝蝦塘。越是靠近蝦塘排污溝附近的水域,富營養化程度越嚴重,團水虱繁殖也旺盛,紅樹林受損也越嚴重。
蝦塘排污致水域富營養化
從去年開始,黃勃等專家先后對團水虱爆發區域進行取樣測試。結果表明,團水虱爆發區域水質中的氨氮含量、浮游生物量等指標均超過國家標準4類海水。“紅樹林周邊高位蝦塘、養豬場污水排放口的各項指標均是其它地方的兩倍多,可以判斷為污染源頭。”黃勃說。
今年5月份海口市海洋與漁業局公布的《2011年海口市海洋環境狀況公報》也顯示:東寨港水體呈富營養化狀態,污染狀況嚴重,局部水域為4類或劣4類海水水質,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磷、無機氮和糞大腸菌群等,特別是無機磷超標嚴重,含量與2010年相比有進一步增高趨勢。導致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陸源排污和漁船作業。
在山尾村附近,記者看到,大片的蝦塘與紅樹林僅一路之隔。蝦塘的旁邊,一條排水溝渠直通紅樹林。村民還在渠口建起了一道閥門,用于控制溝渠的排水。“養殖業向紅樹林流域排放大量未經有效處理的污水,一旦水體遭到污染,呈現富營養化的現象,浮游生物等便會大量繁殖,就給團水虱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環境。”黃勃說。
計劃年內養鴨戶全部搬離
從2010年開始,東寨港保護區對區內養殖戶下達“逐客令”,要求限期遷出。“根據統計,保護區原有32家養鴨戶。禁止養殖戶養鴨,遇到的阻力很大,但通過多個部門的齊心協力,我們計劃今年內把這些養殖戶全部搬出保護區。”郭建說,已經有1家養殖戶被提起訴訟,2家被處以行政處罰,目前已有5家養殖大戶簽訂搬遷協議。
此外,根據《海南省紅樹林保護規定》,在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保護林帶內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傾倒固體、液體廢棄物,擅自設置排污口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處罰。13日下午,海口市環保局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陳敢表示,這些高位蝦塘大多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屬歷史遺留問題,每家每戶的規模都很小,但整體面積卻不小。
“目前,保護區范圍內的蝦塘、養豬場基本清理完畢,但范圍外還有很多。”陳敢說,目前從技術上來說,還沒有一種很好清理蝦塘的辦法,但更重要的是,養殖畜禽已經成為不少村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很難一下子徹底清理;要引導村民改變養殖模式,也需要一個過程。
對此,郭建也表示,僅靠一味地“堵”是沒有辦法徹底清理保護區周邊的養殖戶。只有改變當地百姓的生產方式,由養殖逐漸改變為從事鄉村旅游,推動當地城鎮化改造,建設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位蝦塘、養豬場危害紅樹林保護區的現狀。
新聞鏈接
紅樹林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木本生物群落。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于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也被稱為“海洋衛士”。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