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8月15日,三亞市政府發布新的《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階梯式平均差價率表》,新標準分三個檔次對各類海鮮品實行階梯式平價差價率管理,將于9月1日起執行。據三亞市物價部門負責人介紹,新標準將進一步抑制海鮮排檔餐飲價格暴漲。
三亞市政府重新調整排檔餐飲海鮮品平價差價率,新標準9月1日起執行。(圖為調整后的海鮮品平均年差價率)
2011年1月,為制止不正當價格行為和牟取暴利,規范海鮮排檔餐飲業價格行為,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三亞出臺《三亞市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平均差價率管理規定》,并在全市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市場予以執行。規定中,對魚類、螺貝類、蝦類、蟹類分別實行190%、160%、90%、90%的最高差價率。
三亞市物價局新聞發言人陳金波介紹稱,在旅游旺季時,三亞海鮮品需求量巨大,貨源出現供應不足,海鮮品進貨價格暴漲,按照上述平均差價率管理規定,海鮮排檔的海鮮品售價隨之水漲船高。“舊的差價率每個海鮮品就一種差價率,進貨價格高,售價就會高很多,這明顯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形勢。”
2012年春節過后,三亞市物價、工商等多部門開始進行調研,著手對《三亞市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平均差價率管理規定》進行調整。
在新公布的《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階梯式平均差價率表》中,各類海鮮排檔差價率按海鮮品進貨價格分三個檔次實行階梯式平均差價率管理。進貨價處于最低階段時,差價率為最高;反之進貨價越高,差價率越低。如魚類:其平均差價率合理幅度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社會平均批發參考價100元以下(含100元)/500克的140%,第二級階梯,社會平均批發參考價101-200元以下(含200元)/500克的120%,第三級階梯,社會平均批發參考價201元以上/500克的100%。
陳金波表示,在調整海鮮品平均差價率之前,有關部門經過充分調研及科學論證,并會同商家進行探討。按照調整后的標準實施后,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售價將更趨于穩定,在以保證消費者利益的前提之下,也保證了商家合理的利潤空間。
據介紹,海鮮排檔餐飲海鮮品銷售價格依然實行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指導下的經營者自主定價的方式。三亞市物價局每日會通過《三亞物價網》(

http://wj.sanya.gov.cn/)公布最高銷售價格,經營者自定售價不得超過最高定價,并按“一物一圖案、一標簽、一標價”規定做好明碼標價工作,具體計價公式為:某餐飲海鮮品銷售價格=某海鮮品購進價格×(1+平均差價率合理幅度)。如超過價格主管部門公布的最高銷售價格作價銷售,價格主管部門將按相關價格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