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嚴勇杰 繪
臺風過去后,浙江寧波市農業正在進行災后恢復生產。截至目前,全市已接到農險報案255起,受災戶有1.29萬戶,報損金額11524萬元,估損金額6338萬元,已定損2131萬元。記者了解到,到昨天為止,我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查勘工作已全部結束,各農戶的理賠款將陸續賠付。
然而,和這些受災農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寧?h長街鎮的海產養殖戶徐大和卻只能用“望洋興嘆”來形容自己。受臺風“?币u擊,徐大和的海產養殖受到毀滅性打擊,但是沒有辦理農業保險,徐大和承包團隊面臨著破產的危險。
水產養殖投保無門
受這次臺風“?庇绊,寧海縣長街鎮臨近海邊的養殖塘受損嚴重。作為當地最大的海產養殖戶,徐大和承包的水產養殖塘,在這次臺風中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據徐大和介紹,臺風襲來的時候,海潮和大雨形成了嚴重的內澇,將大部分的養殖塘沖毀,養殖的蝦、蟹、魚等幾乎都跑了,即使留在塘里,因為水鹽分的變化,也很快死去。徐大和給記者算了筆賬:按每畝淡水塘損失2萬元、海水塘損失1.5萬元算,他的承包團隊損失近一個億。
看著其他農戶忙著配合保險公司查勘,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早在幾年前,他就得知寧波推出了政策性農業保險,于是,就想著給自己的水產養殖塘投保險。但是,他多方打聽,卻投保無門,原來,政策性農業保險并未將蝦、蟹等水產養殖納入其中。
事實上,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光徐大和,在象山、寧海等地,很多水產養殖戶都想給自己養殖的水產品種投保險,但是,除了淡水魚之外,其他水產養殖品種均遭遇到了投保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