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1日),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情況的最新通報顯示,去年我省水產品藥物殘留情況總體良好,在上千個樣品中,檢測產品合格率達92.6 %,穩定在較高水平。
去年省海洋與漁業局對我省漁業生產環節水產品實施藥殘監控,主要監測主導水產品中氯霉素、孔雀石綠等藥物殘留情況,共抽取鰻鱺、對蝦、羅非魚、甲魚等樣品1035個,檢測產品合格率92.6 %,比上年下降7個百分點。根據檢驗品種統計,漁業投入品和海水魚類的藥物殘留較少,合格率分別為96.7%和95.2%。相比之下,淡水魚類藥殘情況較差,約一成樣品藥殘超標。
對于去年水產品藥殘抽檢合格率比上年下降的情況,有關專家表示,主要是抽檢樣品比上年增加了一倍多,抽檢地區也增加了5個內陸市和4個沿海市,基本覆蓋了全省范圍;抽檢品種包含了出口主導產品和“菜籃子”工程主要品種,檢測項目增加了恩諾沙星、甲醛等,并加大了孔雀石綠的監控范圍,使監控更趨科學、合理。
通報顯示,我省對氯霉素、孔雀石綠重點項目的檢測合格率分別達到98.1%、98.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在漁業生產和銷售環節中,個別企業違規使用禁用藥物的現象仍然存在。省海洋與漁業局表示這將是下一步打擊的重點。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