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水產門戶網據微山訊8月25日—26日,山東濟寧南四湖秋季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南四湖上、下級湖同時展開。2500余萬尾花白鰱等優質魚種歡快入水,擔當起這片天然水域的“清道夫”。隨著微山縣漁業養殖污控工作的縱深開展,微山縣實現了由“以水養魚”到“放魚養水”的轉變,開啟清水養魚新時代。
據悉,南四湖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上重要的調蓄水庫,大湖水質要求全部達到國家類水質標準。為控制湖區漁業養殖污染,微山縣年初開展了撤網限養保水質工作,南四湖全面實行生態養殖,非投餌性網圍養殖已限養在5萬畝以內,網箱已限養在3萬畝以內控制目標,年內已完成2萬余畝的網箱和13萬畝的網圍養殖面積的壓縮任務。
“為達到水清質優的目的,我們已堅持8年連續開展南四湖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累計向大湖放流優質水產苗種近億尾,保持了湖區漁業資源品種的多樣性和資源總量。”該縣漁管委黨委書記劉劍告訴記者,往年南四湖原有的網箱網圍星羅棋布、雜亂無序的狀況換來了現在是煙波浩渺、一覽無遺的湖區生態景觀。漁業專家介紹說,從放流到捕撈,一尾花白鰱大約能消滅100斤的浮游生物。清水里養魚,投放的魚苗不會長得很快,當年多數單體只能達到一斤多,其口感如同野生魚一樣鮮美,市場價格也跟著翻番。
經過連續增殖放流,南四湖一些重要漁業資源品種的種群數量得到恢復,水生生物種群結構趨于優化;特別是各種濾食魚類的大量放養,帶來了“放魚養水”、“以魚凈水”的生態效益,對南四湖水質凈化、防止和減少水體富營養化形成,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