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經過科研人員3年的精心培育,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水產名品澳洲寶石鱸人工育苗關終于在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被攻克。目前,已人工催產澳洲寶石鱸親魚三批,共40組,獲卵200萬粒,孵化魚苗100萬尾,苗種體形完整,游動正常,日前通過專家驗收。據悉,這是我國長江以北首次獲得育苗成功。
寶石鱸隸屬鱸形目,魚剌科,革魚剌屬,學名高體革魚剌,原產地澳大利亞。該品種體形美觀,含肉率高,營養價值豐富,蛋白質含量18.9%,含有8種以上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且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對水環境要求不高,適宜在池塘、網箱、工廠化流水池進行養殖,是淡水養殖的優良品種,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2003年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分兩批從澳大利亞引進、馴化試養寶石鱸苗種1萬尾,后又引進后備親魚400組,同時承擔了山東省科技廳下達的澳洲寶石鱸養殖技術研究項目。該品種育苗是一大難關,引進時澳方對該品種的繁殖技術嚴格保密,致使從澳大利亞引進的苗種,成本高,成活率低,嚴重制約了該品種的育苗進展。科研人員經過3年潛心研究,逐步摸清了澳洲寶石鱸生物學特性,以及在我國北方養殖的技術工藝,通過加強親魚培育,人工催熟等措施,終于突破了澳洲寶石鱸人工繁殖關。該項目的成功將使這一新品種在我國北方安家落戶,并將促進淡水魚品種結構的調整。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