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人工馴養黃唇魚已長至20余斤。 記者 方光明 攝
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的黃唇魚在東莞獲得“新生”,人工養殖條件下已生長至20余斤。上周五,2012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在虎門啟動,東莞市海洋與漁業局向來賓展示了近年來在黃唇魚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有關負責人現場表示,黃唇魚實現產業化規模養殖后,每年將可為東莞帶來超過10億元的GDP。
在位于虎門威遠島上的黃唇魚救護馴養中心,工作人員用網兜從魚塘中撈起四條體型巨大的黃唇魚,體長目測約1米左右。這是該中心首次向公眾展示人工養殖條件下黃唇魚的長勢。
東莞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站長盧偉華介紹,從2005年起在珠江口設立黃唇魚自然保護區以來,對黃唇魚的救護和人工馴養工作也同步展開。目前魚塘中的數百條黃唇魚已人工養殖6年之久,最大的魚體重達到20多斤,即將進入性成熟期,人工馴養獲得初步成功。“下一步將開展黃唇魚的人工繁殖實驗,如獲成功就有望實現黃唇魚的產業化規模養殖,每年至少能為東莞帶來10億元的G D P。”
出席活動的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文斌對東莞在黃唇魚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效給予肯定,并希望打造出東莞特色的水生野生動物“品牌”。
[名詞解釋]
黃唇魚又稱金錢鮸、金錢猛魚,屬硬骨魚綱鱸形同石首魚科,是中國的特有魚種。黃唇魚的魚泡制成的花膠被視為上等大補品,當前黑市價達到200萬元/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