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南方漁網及中蝦網基層信息報道:廣東省珠海市斗門縣溫室冬棚標粗的南美白對蝦苗體長已長達到3厘米左右,正準備進行分塘到戶外養殖。但是在經歷了上一次的強冷空氣以后。部分標粗苗已出現了病害問題,主要表現是:肝臟紅腫、腸道發紅,而蝦尾部有一小節發白,病蝦在水面游動,不攝食直至死亡。
前兩天筆者對在戶外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出現的問題作了較詳盡的報道及分析。但是未料到在溫室棚養殖的蝦苗也會同時出現同樣的病害情況,不禁疑問起來:究竟是何原因導致溫室棚也不保險呢?帶著疑問筆者咨詢了廣西對蝦協會技術部馬工程師。
他解釋說,保溫棚的作用主要在阻止強冷空氣使棚內溫度下降過大,防止冷空氣直接冷死蝦即基本可以保持對蝦生存臨界溫度之上。但是上次寒流使保溫棚溫度不高也不低,也就是說在20℃以上,可是又處在低于25℃以下,正是這個溫度最適合病毒的生長繁殖。正如春秋季節人類受大量病毒感染易患流行性感冒一樣,對蝦此時也最易被病毒入侵。再加上現在的蝦苗健康達不到要求,本身就攜帶有病毒了,而真正不帶病毒的蝦苗比例又微乎其微。故外界稍發生變化就出現倒下一大片局面。
至于所出現上述癥狀,就是病毒所致,蝦尾部出現的發白,實際上是肌肉已經壞死。
筆者再問一個蝦農最關心問題:現在又有一股強寒空氣襲擊南方繼后出現陰雨天,有否特別方法使對蝦在冷空氣到來前能作好應對準備,防患于未然呢?馬工程師說:“目前還真沒有百分之百行之有效的特別方法。只是平時做好工作,培養好水質。在冷空氣到來前加肥把水色育濃,相應潑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及葡萄糖等抗應激的藥物,以把風險降低而已。”
作者:張弘
(本文為南方漁網獨家報道,轉載和復制須經本站和作者許可,并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