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2年8月份浙江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數據來源于杭州、嘉興、湖州、紹興、溫州、臺州、寧波、舟山、金華、麗水和衢州11個市;測報面積:池塘/圍塘72594.37畝,水庫6808畝,灘涂2238畝,海水網箱561021m3,淡水網箱28068m2,流水養殖113000m2,溫室88900m2;起止時間為2012.7.26~2012.8.25。
一、基本情況
8月份,全省11個市測報的22個養殖品種中有18個品種(和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減少1個)發生病害,共監測到31種病害(比上個月增加3種,比去年同期減少8種),其中病毒性疾病2種,細菌性疾病14種,真菌性疾病1種,寄生蟲病4種,其他8種,病因不明2種。監測點經濟總損失2708.7062萬元,約為去年同期的7.88倍。主要是由于受8月初的臺風“海葵”影響,海水網箱養殖魚類大量逃逸和擦傷后繼發感染死亡,蝦蟹等因環境突變應激發病,海水貝類由于鹽度突降大量死亡,而8月份恰逢水產養殖的關鍵時期,很多養殖品種已經達到商品規格,所以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魚類:12個品種中10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15種病害。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青魚腸炎病29.14%、肝膽綜合癥24.18%,大黃魚逃逸、擦傷25.08%,美國紅魚爛尾病20.75%;平均死亡率較高的是大黃魚逃逸、擦傷2.01%。
蝦類:3個品種全部發生病害,共監測到5種病害,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青蝦黑鰓病29.39%,南美白對蝦因臺風影響環境突變發病20.09%,其平均死亡率分別為0.15%、8.31%。
蟹類:3個品種全部發病,共監測到7種病害,危害較嚴重的是鋸緣青蟹因臺風影響環境突變致病,其平均發病率和平均死亡率分別為15.62%、0.07%,其他病害發病均較輕。
爬行類:池塘鱉監測到2種病害,發病程度均較低;溫室鱉未監測到病害。
貝類:監測到縊蟶環境致病1種病害,臺風過后,養殖水鹽度突降,養殖縊蟶大量死亡,造成了478.5萬元的損失。泥蚶和三角帆蚌未監測到病害。
二、流行趨勢和對策建議
9月份氣溫、水溫有所下降,對一些水產養殖品種的生長和攝食有利,應抓住時機加強投飼。但由于正值夏秋交替,氣候多變,晝夜溫差較大,且在白露前后多陰雨天,氣溫突降,池水混濁,是第二個疾病高發季節,更要注意防范。根據歷年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和今年病害發展的趨勢,預計9月份草魚等常規魚類的病害仍將以出血性敗血癥等細菌性疾病等為主;海水網箱養殖魚類要特別注意弧菌病和刺激隱核蟲病;南美白對蝦應注意白斑綜合征、傳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壞死和弧菌病;海水蟹類應注意黃水病、白芒病、固著類纖毛蟲類病;鱉要注意腐皮病、癤瘡病和腮腺炎等疾病。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供養殖戶和生產單位參考:
1. 注意水質調控。有些養殖生物已經進入養成后期,自身污染將加重,要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養殖水體;定期充水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并可用微生態制劑來輔助調節水質。
2. 科學合理投喂。要根據水溫、天氣以及吃食情況合理投喂優質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和免疫多糖等,以增強養殖對象的抗病力。
3. 加強生產管理。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巡塘;適時打開增氧機,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的循環,使溶氧均勻合理,增加魚類食欲和抗病能力;有條件的地方,應定期或不定期測定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并根據不同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對于一些達到商品規格的品種,應及時捕撈上市,保持養殖池內合理的密度,促進養殖對象生長。
4. 分品種養殖要點:
(1)淡水魚類:魚類進入養成后期,自身污染將加重,要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定期潑灑生石灰消毒養殖水體;定期沖水換水,使養殖水體始終保持肥、活、嫩、爽狀態;投喂飼料要注意“三定”,并定期在飼料中添加VC、大蒜素、免疫多糖等,以增強魚類自身機體免疫力。
(2)海水魚類:要保持水體流暢,全程投喂優質飼料;避免損傷魚體,發現傷魚應及時用淡水或濃鹽水浸洗體表,發現病、死魚要及時清除,對已發病的應采取隔離措施。
(3)南美白對蝦:要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9月份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要加強巡塘,減少應激反應;適時打開增氧機,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的循環,使溶氧均勻合理;對于一些達到商品規格的對蝦,應及時捕撈上市,保持養殖池內合理的密度,促進養殖對象生長。
(4)海水蟹類:要及時排除低鹽水更換新鮮海水,保持海水鹽度在適宜范圍和相對穩定,投喂優質飼料,減少應激反應;預防纖毛蟲病要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治療:發病時每立方水體用(1.2~1.5)g的三合劑(硫酸鋅、硫酸銅、硫酸亞鐵)全池潑灑。
(5)鱉:做好日常消毒和水質調節工作;注意投喂新鮮飼料,控制投飼量,避免污染水質;可在飼料中適量添加免疫增強劑和中草藥制劑;溫室養殖因自然氣溫高,應注意通風換氣,適時換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