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汕頭市澄海區溪南鎮六合圍養殖場養殖戶陳紹宏養殖白對蝦的池塘邊看到,兩個池塘水體波光粼粼,工人泛舟在池塘中央忙碌著捕白對蝦,一人將池塘里的捕蝦網打撈上來,另一人將網里的蝦往桶里倒出來(上圖)。收完網將剛捕上來的對蝦運到岸邊,早在一邊等候的工人趕緊將蝦裝入筐里抬上車。
據養殖戶陳紹宏介紹,他承包的這兩個池塘總面積約35畝,畝產約500公斤,按1公斤14元計算,產值有24萬元左右。一般一年放養兩次蝦苗,分為早造和晚造,早造在清明前后開始放養,70天左右就可以開始起捕,晚造在農歷7月開始放養,需要80天左右才可以開始捕蝦。冬季將池塘清理干凈后將土地曬干。陳紹宏說,池塘里除了養蝦,還放養了草魚、鯔魚等魚類進行立體混養。據了解,混養一定比例的魚能及時將反應遲鈍的病蝦吃掉,防止病蝦擴散蔓延,與正常健康的對蝦又能“和平共處”,充分利用了水體空間,實現生態養殖。
據介紹,六合圍是汕頭市規模較大的海產品養殖地,面積約有1萬畝,共有養殖戶約500戶,出產的對蝦不僅銷往國內各地,還出口國外。該鎮農業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日本客戶經常派質檢人員前來實地考察對蝦養殖環境以及白對蝦質量,經過檢驗白對蝦符合其嚴格的質量標準,因此深受青睞,每年都有大量的白對蝦銷往日本、韓國等地。(林曉彬 文∕圖)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