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0月9日,省農業廳組成專家組,對咸寧市赤壁鱉蝦魚稻生態種養模式試驗項目進行了測產驗收。
專家組組長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鐘杰研究員擔任,組成人員有省水產局總工程師陳傳友、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游艾青、咸寧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趙偉和赤壁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但漢曙。測產驗收儀式由省水產局產業處副處長石鳳翔主持。
專家組采取實地抽查和資料審核的辦法對項目進行了測產驗收,在赤壁市車埠鎮芙蓉村廖家莊共48畝生態種養示范稻田中隨機抽取中華鱉50只,取平均體重,以及三處每處1平方米的稻谷產量,并通過對該鱉蝦魚稻生態種養示范田的放養和產出情況進行分析,對日常生產記錄進行審核,確認在完全不使用化肥、農藥的情況下,通過鱉蝦魚稻綜合種養,示范田平均畝產中華鱉87公斤,畝產小龍蝦62公斤,畝產水稻546公斤。
專家組通過測產驗收情況得出結論:項目示范區在不使用任何化肥農藥的情況下,通過稻田生態種養,不僅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還可以修復稻田生態,保障糧食數量安全和質量安全,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該稻田生態種養模式具有“雙水”(水稻與水產)結合、生態種養、立體開發、循環利用、節能環保、產品“三高”(高產、高質、高效)等諸多優點,具有前瞻性,是一種生態循環農業、生產有機農產品的典范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