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5日上午11時許,湖北咸寧通城縣五里鎮尖山村養殖戶魏自安,來到自家的魚塘邊正準備給魚投食。隨著魏自安按下自動喂魚機的按鈕,一條條大活魚頓時蹦起來搶魚食,平靜的魚塘一下子熱鬧起來。
魏自安告訴記者,今年這些魚長勢非常好,相比去年估計可以多增收200公斤,這多虧了“三萬”挖塘活動,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惠民活動。
據了解,去年“三萬”活動啟動以來,該縣從縣直部門抽調500多名精兵強將,組建185個工作組,迅速深入到185個村(社區)駐點,對各村堰塘情況進行全面摸底,組織干部職工參加清淤勞動。
該縣還調派專業農技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編發“三萬”活動技術指南。根據“誰投入、誰負責、誰收益”的原則,采取農戶自愿集資、社會捐款、企業幫扶、政府補助等方式籌措資金2000萬元,新建和改造老百姓的當家塘堰。
四莊鄉五花村的黃鱔養殖大戶徐大明,承包了全村的6口水塘,借助“挖塘”活動契機,對塘堰進行了挖深護堤,在去年80口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增黃鱔養殖網箱100口,成為全縣的黃鱔養殖大戶。目前,他所養的黃鱔已按市場價全部被預定,全部售出估計可增收15萬多元。
據縣水產部門統計,全縣“三萬”活動共新建和改造當家塘堰2000多口,其中有960余口水塘被村民承包用來開發“水下黃金”,養殖魚類、黃鱔、泥鰍等水產品,為村民增收近50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