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太湖蟹和騰訊合作賣蟹,想與陽澄湖大閘蟹一較高下 “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伴隨著這句俗語,又到一年吃蟹的黃金時期。很多人恐怕對《舌尖上的中國》中介紹的“太湖蟹天下”印象頗深,其中的一只螃蟹“小太”,更是萌倒了很多人。
眾所周知,浙江本土產的螃蟹中,當屬湖州的太湖蟹品質最為上乘,與陽澄湖大閘蟹有的一拼。近日,湖州市政府與騰訊旗下的團購網站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將湖州農副產品銷往全國,太湖蟹成為本次合作的首個試點項目。
“央視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著重介紹了湖州太湖蟹,并親切稱之為‘小太’,如今,‘小太’已經成為湖州太湖蟹的特色品牌!焙菔修r業局局長楊建明透露。
養湖蟹,要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
《舌尖上的中國》劇組為何不挑赫赫有名的陽澄湖大閘蟹,而要趕到太湖邊去找名不見經傳的湖蟹呢?記者跟隨養蟹專家來到了當時的拍攝地——湖州市織里鎮靠近太湖邊的六公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只見將近500多畝的水塘中,水質清澈,水面上漂浮著天然形成的水草,水面上偶爾會看到幾只黑得發亮的螃蟹出來透透氣,養殖人員隨手撈出一只母蟹過秤,顯示5.1兩。
該合作社技術總監黃青華介紹,“這里的螃蟹普遍超過4兩,螃蟹和人一樣,也要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螃蟹自然就長得肥美,肉質也鮮美!
“大閘蟹住得好首先取決于水質,這個養殖塘和太湖相通,而湖州又處于太湖的上游,黃浦江的源頭,因此養出的湖蟹也格外鮮美。另一方面,我們喂養的飼料以螺螄和水草為主,外加一些雜魚,采用的是天然喂養!彼忉屨f,經過20多年的摸索,模擬湖蟹自然生態環境的養殖技術已經成熟。
目前這家合作社養殖太湖蟹的技術有了重要突破,光是規格上,公蟹超過6兩、母蟹超過4兩的比例占到30%至40%。
“品質好的蟹,價格就往上走了,比如6兩的公蟹批發出去是300元一只。”記者了解到,這家合作社畝產600只螃蟹,每畝凈利潤有1萬多元,盡管如此,和陽澄湖大閘蟹相比,湖蟹的價格仍低得多。拿4兩公蟹來說,每斤批發價是160元。
目前湖州太湖蟹已經實現了標準化養殖,“這意味著探索多年的養蟹技術已經穩定,并且可以復制和推廣,這樣湖蟹的產量就可以上去了!秉S青華介紹,技術關突破了,保證產量和質量,接下來才可以踏實做品牌。
太湖蟹注冊“小太”商標
“陽澄湖大閘蟹和湖州太湖蟹同屬于中華絨螯蟹,其以個大體重、蟹黃肥厚、肉質細嫩、味美鮮甜,成為湖鮮中的上品!焙菔修r業局水產站站長陳豐剛告訴記者。
據歷史記載,宋朝蘇東坡在湖州任太守時,名人丁公默與其品嘗太湖蟹,且曾留詩“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不過,一直以來,湖州太湖蟹都以低調面世,實際上卻一直銷往上海和香港等高檔酒店。
“上海人和香港人吃蟹的情結最深,湖州共有16家合作社,年產2500噸湖蟹,有60%是被上海人吃掉的,銷往杭州的量也很大。”陳豐剛透露,由于品牌還沒有打響,湖州太湖蟹基本采用的是訂單式的采購,“比如夏天的時候,一半以上的蟹就已經被一些飯店和采購公司訂掉了。”
為了打造浙江人自己的大閘蟹品牌,湖州市政府注冊了“小太”太湖蟹作為全新的特色品牌,并且和騰訊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騰訊QQ團購等平臺,將太湖蟹銷往更廣闊的市場。
騰訊公司副總裁表示,通過電子商務模式,可以打通太湖蟹的產業鏈,拓寬太湖蟹的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物美價廉的湖蟹,同時為農民創收。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