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東珠海平沙羅非魚養殖基地是廣東省內最大的連片無公害養殖示范基地,但自去年以來持續低迷的平沙羅非魚銷售今年同樣不見起色。南都記者昨日走訪發現,羅非魚近期集中上市,收購價在短短半個多月,價格下跌了2 0 %,目前僅為3 .5元至3 .6元/斤,已跌破成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均為歷史最低水平,養殖戶損失慘重。由于羅非魚主要銷往歐美,因此歐美經濟衰退被認為是拖累羅非魚價格的主要原因。受訪的羅非魚養殖戶大多對明年的行情感到悲觀,均有意“轉行”。還有不少羅非魚養殖戶想改養其它品種,但又苦于沒有市場信息,在采訪中希望農業部門能提供指導。
困境 賣一斤至少虧5毛
“羅非魚已經跌倒底了嗎?”昨日,有網友在微博發帖,為平沙羅非魚養殖戶鳴不平,稱近期羅非魚集中上市,但收購價格大跌,幾乎個個虧本,“養殖戶傷不起啊?”
南都記者走訪發現,平沙羅非魚本月集中上市以來,價格確實一路下跌,現每斤收購價最低至3.5元,比國慶節前夕的4.2元/斤下跌了20%,該價格也與去年同期的價格相當,為歷史最低水平。
“這兩年養羅非魚虧慘了”平沙養殖戶徐德峰介紹說,他養殖了近三十畝羅非魚,飼料、水電、塘租加起來,不算人工,每斤羅非魚的成本要4元以上,如今收購價只有3 .5元至3 .6元/斤,每賣一斤都要折本,損失慘重。有養殖戶甚至計算目前每斤羅非魚的成本需要4 .5元,照此計算,一斤最多要虧1元。
困難 蟲害嚴重加重損失
除了價格低迷,今年以來飼料上漲以及嚴重的病蟲害也令羅非魚養殖戶損失慘重。
徐德峰說,去年同期一包50斤的飼料只要108元,如今已漲至116元,“我現在已經拖欠了15元的飼料款,原本指望等羅非魚上市后賣個好價錢,沒想到今年的行情還是那么差,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南都記者采訪了當地多位養殖戶,受訪者大多有同樣的感受。在平沙鎮連灣社區養殖羅非魚的李文武介紹說,除了飼料上漲、羅非魚價格持續低迷,今年病蟲害也特別多,加重了養殖戶的損失。
病蟲害還造成羅非魚大面積死亡。一位羅非魚養殖戶說,他今年放養了四萬多尾羅非魚苗,有一半都病死了,羅非魚行情又這么差,令他欲哭無淚,“據我所知,今年平沙羅非魚基地的死亡率達到了50%,個個都虧損”。
困惑
行情惡化原因說法不一 建議“混養”能否解困?
針對羅非魚價格近兩年持續低迷的原因,大部分養殖戶感到迷茫。“我們只管養,價格都是收購商說了算,也不知道為什么一直上不去”,養殖戶李文武說。有網友在微博質疑收購商趁機壓價雪上加霜。
收購商則抱怨,稱平沙羅非魚主要銷往歐美地區,而近年來,歐美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低迷,導致對于中國羅非魚的需求大量減少,眾多羅非魚加工廠商為了爭奪訂單,進一步壓低了價格,導致羅非魚收購價持續低迷,“我們開價高了,根本沒法賣出去,主要還是整個大環境太差”。
為了應對歐美經濟低迷對羅非魚的沖擊,平沙農業部門近年來已經在鼓勵養殖戶進行混養,以分擔風險,避免養殖單一種品種承受損失。
平沙國洋和北極品等眾多羅非魚加工廠商也紛紛開始開拓新加坡、日本等國的市場,避免過度依賴歐美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