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中國漁業報消息,歷經10多年籌備建設,近日,國內首家水生動物病原庫在上海海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初步建成,進入試運行階段。日前,筆者走進病原庫進行實地采訪。
一臺臺白色的液氮冰箱、超低溫冰箱,保存著我國防治漁業動植物病害的關鍵資源——數百種病原體以及相應細胞株。
找到魚病的根源有一套嚴格的科學方法,“4步證病律”不可或缺:確認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現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體內不存在;從寄主分離出這樣的微生物并在培養基中得到純培養;用這種微生物的純培養接種健康而敏感的寄主,確認同樣的疾病會重復發生;從試驗發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離培養出這種微生物來。病原庫負責人胡鯤介紹,分離出真正的病原后,才能尋其軟肋重點擊破,給魚兒治好病。
在胡鯤眼中,對致病微生物的分離、鑒定、保存不僅可直接應用于生產實踐,在人類病原學、公共健康體系中也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全球發現人畜共患病種類不斷增加。此前對禽類、畜類的研究不少,但魚蝦蟹身上有哪些微生物可能有害人體健康,科學界還知之甚少。
當前我國水生動物病原研究中,很少有國外先例可借鑒,絕大部分需要從無到有的開拓。對于病原庫的未來,胡鯤期待發展成為更大的開放式平臺,為全國從事水產動物病害工作的研究者與相關人員提供進行病原鑒定的場所、方法、技術及儀器服務,讓國內外學者充分交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