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因生產過程中排放刺鼻的腥臭氣體,多次被舉報,山東日照市嵐山區(qū)的13家魚粉廠于10月25日被全部關停。此前,環(huán)保部門已經多次對魚粉廠進行處理,并下發(fā)整治通知。明年,嵐山區(qū)所有魚粉廠都將遷入指定園區(qū)集中管理,否則不得生產。記者現場探訪了解到,多數魚粉廠流程簡單,環(huán)保投入不足,廠區(qū)蒼蠅橫飛,氣味比較難聞。個別被關停魚粉廠又開始偷偷開工。
“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了,多年以來,沿海村莊都靠漁業(yè)為生。不能食用的小魚蝦多用來加工魚粉,排放臭氣的情況由來已久!11月1日,嵐山區(qū)環(huán)保局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因為魚從捕上來到進行加工,有一個時間差,就會腐爛變味。加工時,進行烘煮的時候,排出來的蒸汽,就帶有腥臭味。魚粉加工廠附近不少村民深受其苦,尤其是刮風的時候。村民便頻頻給環(huán)保部門打電話投訴,一接到電話,環(huán)保部門就要到現場進行處理。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今年4月份,嵐山區(qū)政府就下過停產、搬遷的通知,但這些魚粉廠一直拖延至今,未進行搬遷。10月25日,有關部門經過層層程序,向13家魚粉廠下達了關停的通知。不少企業(yè),還一度不理解,多次通過網絡等渠道表達不滿。
11月1日,記者來到南沿海線魚粉廠進行探訪。在濤雒鎮(zhèn)棧子村,記者向村民打聽魚粉廠的位置,村民半開玩笑地說:“你順著臭味走就找著了!
在村民的指點下,記者在村西頭的一片空曠處找到了一家魚粉加工廠,離百余米就能聞到一股咸魚味。記者進到廠區(qū)內,腥臭味更加明顯,一名工人正在清理地面,屋子旁邊停放著一輛貨車。貨車上和院子里是密密麻麻的蒼蠅。
據不愿透露姓名的魚粉廠老板介紹,他們到碼頭上低價收購小魚蝦后,放入鍋爐中煮熟,再進行烘干,烘干后,魚自然變成粉狀 。魚粉是水產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附近有好幾家魚粉廠,年加工量驚人,F在正是生產的高峰期。
對于污染,該老板說,魚在進行烘干的過程中,水分會變成蒸氣蒸發(fā)掉 。村民所說的污染,就是這種難聞的氣味。除此之外,魚粉廠生產時不加入任何添加劑,也不向外排放污水,沒有其他污染。
對于部分魚粉廠偷偷開工,開發(fā)區(qū)環(huán)保局也知情。但是考慮到漁民和生產企業(yè)的“現實利益”,這是一條跟漁民息息相關的產業(yè)鏈,也是無奈之舉。
“現在正是加工的高峰期,牽扯到漁民的生計問題,也只好暫時放松一下!杯h(huán)保局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現在還能生產一個月,之后將徹底關閉。嵐山區(qū)已經為魚粉加工廠劃定了一片比較偏僻的區(qū)域,明年所有魚粉加工廠都要搬離城區(qū),集中入園,否則一律不準生產。
除了集中管理,現有魚粉廠的加工工藝也要進行提升。進行必要的環(huán)保投入后,排污雖然不能完全消失,但能減少60%左右。到時候城區(qū)和沿線居民基本不受魚粉廠氣味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