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雀鱔是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最長的可以長到6米。
前幾天,重慶萬州的陳祥安從長江里捕上一條怪模怪樣的魚,經過漁政部門工作人員確認,這居然是一條原本生活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的毒魚雀鱔。
雀鱔這貨可真不是啥好東西,它與臭名昭著的食人鯧齊名,是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萬州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外來生物如果成群繁殖,會嚴重危害本地的水生生物,他們猜測是人為放生導致這條雀鱔混進長江流域的,最終,這條雀鱔被就地正法。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毒魚雀鱔到底有多兇猛。
臉皮厚 雀鱔全身長了一層菱形魚鱗,看上去就像武士穿的盔甲一樣異常堅硬,實際上它是由無機鹽組成的,許多已滅絕的遠古魚類也有這種魚鱗。
善裝死 雀鱔會攻擊它所遇見的所有魚。捕食時,它會一動不動地裝死,獵物靠近時才發起致命一擊,然后圍著被咬死的魚轉一兩圈后再吃掉。
有劇毒 雀鱔卵有劇毒,人類或其他熱血動物不慎食用將導致死亡。在雀鱔原產地,漁民都將其視為不祥之物,因為在它生存的地方很少有其他魚類存在。
很兇猛 據報道,最長的雀鱔身長可達6米,它那長而有力的嘴使它成為淡水中兇猛無比的肉食性魚類,它有銳利牙齒,也會攻擊人類。

雀鱔長有鋒利的牙齒。
雀鱔有劇毒,切勿亂放生業 “一般頭天放網,第二天起網。”60歲的陳祥安退休后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在長江邊撒網捕魚,那天他來到江邊起網時,碰上了一件怪事。
一網撈起一條怪魚 10月26日下午5點多,陳祥安獨自一人來到江邊起網。“我本來是想撈點鯽魚起來,結果一網起來竟然只有一條魚。”在長江邊捕了五六年魚的陳祥安,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奇怪的魚,但他一點都不陌生。“我最喜歡看《動物世界》了,以前電視里面介紹過這種魚,名字我記不得了,我曉得它很兇。”陳祥安立刻明白為啥自己一網起來,平時多少都會有十來條小魚,可這一網竟然只有一條魚。
漁政部門確認是雀鱔 陳祥安立刻向當地漁政部門反映,在取得同意后,他把這條怪魚帶回了家里。“我單獨把這條魚養在魚缸里。”家里的年輕人上網查了查,查出這條魚的名字叫雀鱔,據說是與食人鯧齊名的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
漁政監督科向科長趕到現場,通過仔細辨別后判定陳先生捕撈上來的這條魚,確實是來自北美的淡水魚雀鱔。雀鱔的卵有劇毒,不能食用。
陳祥安說,自己在附近的江面上捕魚好多年,對江里的魚類比較熟悉。“一網下去,能網起來幾條鯰魚就高興得很了,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奇怪的魚。”
切勿放生外來物種 這條雀鱔長20厘米左右,嘴巴尖尖的,嘴里面長有尖牙,身體遍布青灰色的花紋,鱗堅皮厚,還會變色。
雀鱔被列為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有“淡水魚殺手”和“魚類活化石”之稱,這種魚以捕食魚蝦為主,一旦在江河中形成種群,將會危害本地水生生物物種,造成物種侵害、漁業資源受損。據漁政部門工作人員分析,這條雀鱔可能是被市民當作觀賞魚引進放生到長江里面的。
這種放生的行為是非常可怕的,除了可能會給長江水域帶來危害外,還因為它的卵含有劇毒,萬一被市民誤食,后果不堪設想。后來,漁政部門現場對這條雀鱔進行了處理,并帶回去深埋。
向科長也特別提醒市民,不要養殖和食用雀鱔,同時切勿把外來物種隨意放生,以免造成當地生物物種危害。
新聞縱深>
雀鱔被當寵物出售 記者昨天在網絡上輸入“雀鱔”兩個字進行搜索,發現除了陳先生在長江流域捕起來的雀鱔之外,在廣西南寧、廣東東莞、河北衡水等多個地方都曾經發現過市民在淡水河里捕撈上來雀鱔。
有媒體報道,河北省衡水市有一家魚塘承包戶的魚塘里,混進了兩條雀鱔,一個月之內他的魚塘就絕收了,一條魚都沒有剩下。而在優酷上有段23秒的視頻,清晰地拍攝了一條雀鱔在23秒的時間里吞噬了一條巴掌大的錦鯉,場面非常血腥。
但偏偏是雀鱔這種兇猛好斗的品行,反而成為了一些飼養者的樂趣。記者經過多方了解發現,這一外來物種最初是作為觀賞魚類引進國內的。在一些觀賞魚銷售網站上,一條50厘米長的雀鱔能賣到100元左右。在“中國和興魚龍貿易”網上,有人出售一條長57厘米的雀鱔,由于無人問津,事主居然說:“實在不行就只能拿去放生了。”
因此,萬州漁政部門判斷人為放生導致雀鱔進入長江流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