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山東海參養殖規模占全國的半壁江山,其變化對海參供應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今年的10月份,我們走訪了山東的濱州、東營、濰坊、煙臺、威海、青島和日照,覆蓋了山東海參絕大部分的養殖區域,并咨詢了各地的相關部門。根據各地現有海參養殖面積及未來規劃,我們預計2012-2015年山東海參產量分別是8.27萬噸、9.16萬噸、10.53萬噸和12.05萬噸,年均復合增長11.89%。
威海:09年威海海參養殖面積21.2萬畝,產量2.94萬噸,到了2011年養殖面積達到了30萬畝,產量3.41萬噸。威海市計劃到2015年,海參養殖面積達100萬畝(其中底播面積70萬畝),鮮海參產量達6萬噸。不過根據我們實地調研得知,由于深海養殖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大,個別公司有暫停項目的意向,對于6萬噸的目標產量能否達到打上一個問號煙臺:近幾年海邊池養海參的面積正在減少,而底播海參的面積在增加,此消彼長使得養殖總面積每年增加約4萬畝。2011年養殖總面積達到了35萬畝,海參產量2.8萬噸。沿著煙臺東海岸,我們基本難覓海參池和圍堰的蹤影,逐漸被景觀房地產和旅游區所取代。
青島:08年青島海參養殖面積4.78萬畝,產量5761噸,到了11年養殖面積5.68萬畝,產量達到了9989噸。由于受制于產業定位和養殖環境,我們認為青島養殖面積增長十分有限,但是單產較高的吊籠養殖很好彌補了面積受限的缺陷。
東營:04年試養海參成功,當年養殖面積僅有320畝,截至2012年7月海參養殖總面積達到了23.3萬畝,與此同時產量從06年的7.5噸,增長到了11年的2850噸,12年上半年海參就達到了2211噸,全年有望超過4000噸。不過由于自然條件原因,東營海參養殖存在水溫偏高、水質渾濁、部分養殖區鹽度不穩定等不利因素。
其他地區:濰坊:09年試養海參取得成功,10年養殖面積約1萬畝,11年養殖面積約1.9萬畝,13年養殖總面積可達2.7萬畝,預計年產海參約3000噸;濱州:海參養殖從10年開始起步,當年養殖面積為1萬畝,11年養殖面積為3萬畝,產量為110噸;12年海參養殖面積略有增加;日照:以深水井大棚工廠化養殖為主,現有養殖場200余家,養殖面積50萬平方米,單產大約2.78-4.17公斤/平方米,我們取均值3.47公斤/平方米測算,預計日照年產海參約1740噸,此模式要依靠能出海水的深井,深井能否出海水不確定而且造價高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