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我們將嘗試推出1000萬尾魚苗。”11月5日,珠海育成魚苗有限公司(下稱“珠海育成”)開業暨廣東省立魚(黃鰭鯛)苗首次人工繁殖成功發布慶典上,珠海育成市場部經理陸宇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第一批魚苗將于11月中旬推出,出苗量為80萬尾。
“我們的黃鰭鯛魚苗已連續成功繁殖了三批。”珠海育成總經理吳志憲介紹,珠海育成是廣東省首次實現立魚苗產業化人工繁殖的企業。“魚卵孵化率高達四成。”
據了解,廣東省立魚苗每年的市場需求大概在1-3億尾。以前黃鰭鯛苗種主要來源于海洋捕撈,但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海捕苗每年從11月底開始上市,一直持續到12月份,但海捕苗受天氣影響較大。廣東黃鰭鯛海捕苗種主要來源于廣東陽江、汕尾以及福建漳浦三地。
“天然捕撈的海苗有許多缺點。”據陸宇介紹,捕撈過程中時常會刮傷魚苗導致死亡率較高,魚苗的成活率只有三成,另外還存在海苗雜交導致魚種不純,成色不好,生長緩慢等弊端。相對于普通海捕苗,人工繁殖的魚苗則具有品種純,生長快的特點。“一年左右即可養到3—5兩的上市規格,而普通海捕苗則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不過,受水產品整體市場的影響,今年黃鰭鯛的行情同樣低迷。據了解,目前1斤/條以上規格的黃鰭鯛價格為17元,同比下降29%左右。但是,在陸宇看來,目前黃鰭鯛的市場已逐步打開,受種苗供應及養殖周期的影響,近年來黃鰭鯛養殖面積變化不大,今年養殖戶還有一定的利潤。
“今年黃鰭鯛存塘量不多,明年的市場有上升空間。”陸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