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1月15日上午,在蜊江港碼頭,一名養殖工人正在整理剛剛夾上海帶苗的養殖苗繩。
11月15日凌晨4點多,山東榮成市蜊江水產有限公司養殖工人王順祥吃完早飯就騎上摩托車來到蜊江港養殖碼頭。此時碼頭上已是一片繁忙,王順祥迅速和幾名工友一起將夾好的海帶苗收拾好裝船準備下海。
王順祥養殖海帶已經7年多了,他告訴記者,相比前兩年,今年的海帶苗受品種改良和刮風受損等因素影響,價格上漲了30%以上,并且比較稀缺,很多海帶養殖戶即便出高價也購買不到。
海帶苗“一苗難求”
15日上午9點,記者在王順祥所在的海帶養殖場看到,數百名工人正在這里忙活。碼頭上鋪滿了新苗繩,幾名工人用水龍頭噴水將繩子泡軟,王順祥與另幾名工人將新鮮的海帶苗從海里搬到岸上,又迅速運到屋內,屋內的女工們則忙著將這些海帶苗夾到苗繩上。
在碼頭上,海帶養殖戶王慶東正在向該養殖場負責人咨詢購買海帶苗的事宜,當得知目前該養殖場沒有海帶苗出售時,王慶東很失望。王慶東告訴記者,他在附近有百畝左右的海區,今年想購買一些新品種海帶苗養殖,但是即便給出比往年高很多的價格,他都沒能買到海帶苗。
該海帶養殖場場長冷先生告訴記者,受前段時間大風的影響,一些養殖場培育的海帶苗被風刮掉很多,損失很大。他們公司的海帶苗也有不小的損失,今年用于自己公司養殖的海帶苗都不一定夠用,因此現在他們不能出售海帶苗。他表示,即便將來有剩余的海帶苗出售,其價格也會比往年高很多,原來每板的價格是200多元,現在需300多元,這樣的漲價幅度是近年少有的。
改良品種帶動身價大漲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海帶苗漲價的原因除了量少之外,還有成本上漲和品種改良的原因。
據介紹,目前蜊江碼頭上共有700多名海帶養殖工人,每年從這個時候到12月中旬夾海帶苗,從5月到9月收割海帶,這是養殖工人們最辛苦的兩個時段。
王順祥告訴記者,這兩年工人的工資不斷上漲,他的年收入已經從兩年前的3萬元上漲到現在的5萬元。除工人工資上漲帶動養殖場成本上漲外,油價上漲等因素也是養殖場成本上漲的重要因素。
另外,這兩年榮成市蜊江水產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聯合培育的“202”“205”兩個海帶優良新品種豐產豐收,也使得這兩個品種的海帶苗成為“搶手貨”。這兩個新品種海帶比普通海帶能增產20%以上,收割期比老品種海帶早20天左右,淡干菜的出菜率也很高。同時,新品種海帶水分含量少,抗高溫、抗腐爛性能好、柔韌性好、含膠含碘量高,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淡干海帶價格已經達到每斤4元錢以上。
冷先生表示,目前,該養殖場的海帶苗全部自用,如果到今年12月中旬該養殖場夾苗結束之后還能有剩余,他們才會考慮出售,目前確實是“無苗可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