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降臨,作為銷售終端的超市和專賣店已經關門。而千里之外的陽澄湖畔,新一批的大閘蟹正等待著次日早晨的“征途”。以北京市場為例,完成1022公里路程和身價暴增數倍的全過程,一共只需要12個小時。
然而,陽澄湖大閘蟹絕非孤立,其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無疑是暴利的主要推手。其中,以每年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的大閘蟹選美最為吸引眼球,各大“螃蟹選美”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蟹王”“蟹后”更是層出不窮。
就在11月18日這天,江西進賢縣更是將一年一度的鄱陽湖螃蟹節的“蟹王”“蟹后”頒獎儀式搬進了人民大會堂。可想而知,那些風光無限的獲獎企業,不僅贏得了各種殊榮和美譽,銷量恐怕是也再不用愁了吧。
選美搭臺 營銷唱戲 封王封后 多有目的
提到每年十月份到十一月份層出不窮的“螃蟹大賽”,上海海洋大學教授王成輝有很多話要說,“這些大賽并不是以學術研究為目的,很多都是為了河蟹的宣傳和推廣,更不要說什么權威性了。”在王成輝看來,唯一有權威性的比賽就是上海海洋大學舉辦的全國河蟹大賽,這個大賽可以被比作河蟹界的奧斯卡,“為了公平,我們不收企業的一分錢,主要是研究河蟹的養殖技術和飲食文化,學術性比較強,因此最受關注。”
但實際上,不論是什么性質的比賽,參賽者的目的都是為了拿獎,其作用自然不言而喻,無非是追求“一夜成名”,那樣自家螃蟹的銷路便不再是問題。“很多人為了拿個獎,背后的貓膩兒可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蟹商告訴記者,“一些企業為了獲獎,都是去外面買好蟹參賽,每年都有人找我買大河蟹,不然怎么會有這么多養殖環境并非那么好的地方拿大獎呢?”實際上,在上述蟹商看來,這已經是圈里人盡皆知的秘密了,比賽比的不再是養殖技術而是“倒騰”的能力,“難道光比重量就能封王封后?太可笑了。無非就是為了賣螃蟹才搞的噱頭而已。”
“蟹王”“蟹后”頒獎儀式無疑是鄱陽湖螃蟹節的壓軸大戲,該活動負責人說,鄱陽湖螃蟹節自2002年起至今已經舉辦十一屆,坐擁軍山湖的進賢縣每年都會選送好蟹參賽,并且獲獎無數,市場銷量也不斷攀升,“今年,進賢全縣水產養殖面積為46萬畝,其中河蟹養殖面積40萬畝,螃蟹產量預計為200萬公斤左右,總銷售額達3.2億元,軍山湖大閘蟹勢不可擋啊。”進賢縣政府外宣辦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好螃蟹不是比大小
“這也就是糊弄廣大不懂行的消費者,以噱頭換銷量而已。”這位資深蟹商告訴記者,“會吃的人一般不會去關注這些比賽,但大部分食客都不是行家,因此很容易被蟹的‘個頭’蒙蔽雙眼。”
事實上,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對于蟹確實知之甚少,對螃蟹的相關知識都不太了解,因此選螃蟹大多以“個頭論英雄”。“我對大閘蟹不太了解,只能分出公母,更不知道產地,只是覺得口感還不錯。”市民李先生的話也許代表了絕大多數食客的心聲。
當然,大閘蟹的價格也是讓很多人不愿嘗試的一個原因,“動輒幾百元的價格,我可是不敢吃,再說,動不動就說是陽澄湖的大閘蟹,我就不信陽澄湖能有這么多大閘蟹,恐怕還是騙人的多。”上年紀的王先生對大閘蟹怨言頗多,但也代表了不少人的觀點。
如此看來,大多數市民也都是吃個熱鬧,“實際上,專業的河蟹大賽不僅僅是比大小,要從肥、香、腥、甜四個方面全方位評比。”王成輝教授告訴記者,“除了‘蟹王’‘蟹后’,還會有金蟹獎、最佳口感獎、最佳種質獎等重頭獎項的評選。”但是,這些卻鮮有人知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