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王朝霞)記者近日從省農業生態環境管理站獲悉,我省加強漁業資源保護,先后創建了6個省級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數量占到全國的九分之一,自然保護區面積達6萬多公頃,有效保護了珍貴水生野生動物。
我省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水系分布,造就了我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自然分布的多樣性,全省有魚類73屬106種(亞種),兩棲類12屬24種(亞種)。我省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和管理,漳縣秦嶺細鱗鮭省級自然保護區經申報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時建立了康縣和天水秦州區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岷縣水生生物省級自然保護區等,還創建了15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達1000多平方公里,保護物種24種。
我省對省內長江水系、黃河水系、內陸河水系的所有漁業資源物種進行禁漁,打擊非法捕撈。近3年查處漁業污染事故15起,組織對《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進行了修改,增加了涉漁工程必須進行生態補償的法律條款,建立漁業資源生態補償機制,爭取到3個漁業生態補償項目,獲得生態補償資金2300多萬元。近3年在全省共組織了60多次天然水域漁業增殖放流活動,累計放流各類魚種5000多萬尾。并開展人工馴養繁殖,已成功人工繁殖極邊扁咽齒魚、秦嶺細鱗鮭、黃河裸裂尻、齊口裂腹魚、蘭州鯰等具有重要經濟和生態價值的黃河土著魚類,使水生野生動物在保護的同時,得到了合理開發和利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