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記者韓志強寶安西海堤兩側1.7萬畝魚鳁地被征收為國有土地多年,但至今仍被部分養殖戶占用,甚至影響了沿江高速等工程進度,也與寶安大空港建設需要發生抵觸。11月21日、22日,福永、沙井等地相繼發布公告稱,本周將對西海堤魚鳁地依法進行集中清理整治。
沙井養殖戶主要來自潮莞廣惠等地
南都記者獲悉,涉事土地的征地補償、青苗補償等款項早在2006年就已全面發放,此次清理將給予養殖戶搬遷補償。
這17000余畝被非法侵占魚鳁地主要分布在福永、沙井兩地,少量位于西鄉轄區。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僅福永、沙井兩地涉事土地上就有養殖戶約300戶,搭建窩棚500多間。該土地原屬于福永新和、和平,以及沙井和一、蠔一、蠔四等村集體說有,于2005年完成轉地手續,權屬為國家所有,青苗以及附著物已在2006年予以補償。然而,由于一些歷史原因,一些人仍在此養魚。
沙井執法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沙井有4300多畝魚鳁地被侵占,養殖戶主要來自潮州、東莞、廣州、惠州等地,一部分是在2006年領取征地補償后依然留守,一部分是在轉地后自行進入養殖,還有的是部分養殖戶領取補償后轉給不了解情況的外來人員經營。
曾多次清理效果不理想
南都記者走訪發現,養殖戶在魚塘邊搭建大量窩棚,私自鋪設電線、水管,并用煤氣生火做飯,形成安全隱患。此外,還有人利用部分地勢平坦的魚鳁地經營無牌無證的廢品收購站、農家樂等,將各類垃圾隨意丟放。
沙井執法隊相關負責人稱,曾多次進入魚鳁地執法,但效果不明顯,今年3月發布了離場公告并定于7月份拆除和清理,但后經走訪了解到7-10月是養殖旺季,為減少養殖戶的損失才將最后清理期限推遲至11月28日。屆時,經勸導簽約自行搬離的養殖戶,將出于人道主義給予搬遷補助,否則將出動鉤機、鏟車、壓縮車等進行強制清場執法。目前,已經有部分養殖戶自行搬離。
執法人員介紹,土地清理整頓后將移交給深圳市土地儲備中心,市規劃國土委寶安管理局已制定方案,對魚鳁地采取措施嚴格管理,一方面組織力量挖斷魚塘塘堤,對地塊進行平整,進行必要的圍網及綠化,另一方面是進一步加強巡查,嚴防養殖戶回潮。一旦有養殖戶強行進入該區域非法養殖或其他侵占行為,執法部門將聯合公安部門及時查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