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
紅燒河豚。
鹽田海鮮食街一家小餐館“秘密”燒制的河豚燜蘿卜湯。
深圳晚報記者鄭興源盧舒倩文/圖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宋人梅堯臣一詩道出了河豚之珍美,但因河豚魚有劇毒,故又有“拼死吃河豚”之說。早在1990年,我國就明令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10月至12月,又是一年河豚肥美時,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深圳多個餐館有供應河豚魚這道菜,專門而來的拼死食客亦絡繹不絕。
暗訪:
河豚成餐館“招牌菜”
“深圳哪里有河豚吃?”記者搜索河豚時卻搜出了不少食客的食用欲望。在眾多網友的回復中,位于大梅沙的榮興海鮮酒家是吃河豚的一個知名地。記者到大梅沙進行暗訪,到達時已近晚上9時許,店內有四五桌正在吃飯。
餐館的菜牌上,有魚、蝦、蟹、貝殼類等各種海鮮,唯獨不見河豚這一道菜!斑@兒有河豚吃嗎?”記者向服務員咨詢,服務員直接回答“有啊!狈⻊諉T介紹,河豚分兩種做法,一種是油煎、另一種是白蘿卜燜,均是78元/斤。記者表示“擔心不安全”,而沒有點這道菜。
在等待上菜空暇時,記者留意了5桌飯局,發現幾乎每個桌上都有“白蘿卜燜河豚”這一道菜。記者以沒吃過河豚為由,與一對正在吃河豚的情侶搭上話,男方表示“來這邊主要就是吃河豚”,他稱已經吃過好幾次,嘗試說服記者不用擔心,“味道很不錯”。據他介紹,深圳有好幾家可以吃到河豚,他常去的還有位于梅林彩田立交橋下的一家。
調查:
沒熟人帶領會吃閉門羹
23日晚,記者終于在深圳晚報線人帶領下見識了見不得光的“河豚宴”:一個鐵盤盛的是紅燒河豚,大概有四五條,每條河豚的大小則和普通的小鯽魚一般,不過與一般紅燒魚不一樣的是,每條河豚的眼珠都被挖掉。還有一盆河豚燜蘿卜湯,里面還有很多河豚肝臟。
這是河豚最家常的做法,據說還有“白汁河豚”、“油泡河豚”以及火鍋等各式做法。這也是在鹽田海鮮食街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館里“秘密”燒制出來的,在它的餐牌上并不會有河豚這一字眼。據深圳晚報線人——鹽田當地居民老黃告訴記者,其實在海鮮街的餐館都會根據食客的需求烹飪河豚,不過前提條件是要有熟人帶領,不然一般都會吃閉門羹。
“現在餐館里河豚至少賣七八十元一斤!弊鳛楫數厝,老黃是直接從海鮮街上的海鮮批發市場拿貨。“都是漁民今天剛從海里釣上來的新鮮河豚,一斤才十幾元!辈贿^,和餐館不公開吆喝烹飪河豚一樣,市場也不是光明正大售賣,“都是熟人拿貨”。不過,宰殺也是由市場的漁民現場操刀,“畢竟河豚有毒,還是得先請有經驗的人殺魚確保安全后,餐館才會接單給你做”。
現狀:
漁民把河豚當成時令菜
老黃說,現在私下做河豚的食肆也一般都集中在大梅沙、葵涌、土洋一帶的海鮮餐廳,深圳其他地方想吃都吃不到。“這個季節河豚最肥美鮮甜,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很多人慕名前來!
作為當地原住民,老黃說深圳吃的河豚不像江浙一帶的野生河豚,而是當地漁民稱為“雞抱魚”的海河豚,沒有達到長三角河豚劇毒的程度,當地人都是把它當做家常食材,直接從市場買回家煮。“這種魚在性成熟、準備排卵的時候才毒性大增,所以在產卵季節,如春、夏季(2~5月)毒力最強,只有每年10月到春節前這段時間才吃!
對于河豚的毒性,老黃夾起一條紅燒的整條河豚給記者介紹,“河豚有毒的就是眼睛,一定要把魚眼睛摳掉,肚子也要摳掉黑黑的東西,反正就是得洗干凈,殺魚的時候別把內臟弄破了,現在這么一加工河豚就沒毒了!彼f,還沒聽過身邊人吃河豚后出事的,所以,他吃河豚沒有絲毫害怕,已吃了十幾年。
市場:
河豚干網上有賣
除了鮮活的河豚毒素有劇毒,河豚干同樣也有食用后中毒的現象。深圳市場是否有售河豚干呢?記者近日來到福田農批市場,該市場共有五六家海味干貨商戶,但記者轉了一圈后,并沒有發現河豚干的身影。
一位來自汕尾的老板告訴記者,整個深圳都難以找到河豚干,除了需求較小外,還因傳聞有毒!霸谏俏簿唾u得多。”老板表示,在汕尾等地河豚干賣得很普遍,價錢也不貴,只需幾十元一斤。
另一家海味店老板表示,好幾年前賣過河豚干,但由于沒有銷路,就沒賣了。
但記者在淘寶網上發現,河豚干赫然有售。
案例:
深圳3年查處21宗河豚案
由于河豚有劇毒,我國早在1990年11月20日由衛生部發布施行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中的第三條曾明確規定:“河豚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2010年12月28日,《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廢止,此舉一度被視為河豚魚“解禁”的信號。不過,2011年6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發出《關于餐飲服務提供者經營河豚魚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嚴禁任何餐飲服務提供者加工制作鮮河豚魚。
近些年來,我市市場監督部門同樣加強了“勿食河豚”的宣傳教育,引導安全消費。同時,加強對違法經營和加工供應河豚魚的檢查工作,近3年查處案件21宗。
但目前“拼死吃河豚”的現象并沒有因此減少。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主要受地方傳統飲食風俗影響,不少食客為圖口福而冒險。另外,餐飲單位以加工經營河豚等禁止食用的品種為特色,招徠此類消費人群,采取隱蔽手法逃避檢查。
專家:
河豚解禁之路還很漫長
河豚的毒性比劇毒藥品氰化鈉還要大,約0.5mg即可置人于死命。近年來,人工養殖暗紋東方豚等控毒河豚在各地陸續出現,河豚能否有限開禁一時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有漁業研究者表示, 河豚魚解禁之路還十分漫長。
究竟人工養殖目前發展到哪個程度呢?記者采訪了獨立魚類學者周卓誠,他表示,“現在深圳、廣州已有大量的養殖河豚,人工養殖河豚的食物里不帶毒,且可以控制生長周期,在河豚性成熟之前上市,兩方面可使其體內的毒素得到控制,不對人體產生危害。他補充說,深圳地處海邊,也不排除部分河豚是直接從海里撈上來的。
不過,周卓誠表示,政府層面會擔心人工養殖沒有控制好,如導致提前成熟,養殖戶也難以保證體內無毒,一般人若購買處理不當,容易導致中毒。另外,市面上的野生河豚與養殖河豚交雜混亂,如何辨認也成了一大問題!肮烙嬄凡惶米撸荒苓@么簡單放開,還需要一個過程”。
河豚的毒性比劇毒藥品氰化鈉還要大,約0.5mg即可置人于死命,我國規定不得上市交易與吃用。可在日本,卻是另一樣天地,河豚可以說是很普通的食物。另外,國內人工養殖的河豚開始增多,長江沿岸每年均舉行“河豚美食節”。因此業內也有一種“有限開禁,嚴格管理”觀點。不過由于目前市場混亂,難以管理,有漁業研究者表示, 河豚魚解禁之路還十分漫長。
食客故事
1 第一次大多是獵奇心理
李先生吃河豚的歷史也追溯到十幾年前。那時他剛從內地來深圳,在朋友的帶領下第一次品嘗河豚。那鍋熱騰騰的白蘿卜河豚端上餐桌時,在座的人叫嚷著“死就死,拼死也要嘗鮮”。而后,新鮮的一幕上演了,廚師出現在眾食客面前,用公筷夾了幾塊魚肉,舀了幾口湯,成為“吃河豚第一人”。朋友告訴他,這是吃河豚的慣例——第一口讓廚師先吃,如果廚師吃了沒問題就可放心吃。
這種神秘又刺激的吃法,讓李先生至今還印象深刻。在眾人的鼓動氣氛下,他也膽戰心驚夾起一塊河豚肉送入嘴中,的確肉質鮮嫩,但也并沒有覺得傳說中那種“鮮中之鮮”。之后,他也成為帶領者,帶上朋友家人跟他一起去吃河豚!暗谝淮蔚男睦泶蠖嗍谦C奇,明知有毒也偏要吃”!捌此莱院与唷边@種心理體驗,不只是為了滿足食欲,更多是為了滿足人們心中某種隱秘的欲望。
2 曾有人吃河豚中毒身亡
老家在江蘇的徐先生告訴記者,江浙和深圳吃的河豚不是一個品類!伴L江的河豚才是古人說的要冒死吃的那種,可能廣東這邊的河豚與長江里的不是一回事!彼貞,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吃過一次紅燒河豚,味道那個鮮美是深圳這邊的海水河豚完全無法比擬的。
“而且那時候的河豚不像現在都是人工飼養的,聽說基本無毒性!彼浀茫敃r餐館里做這道菜的廚師都是專門配備的,“聽說河豚毒性最大的是眼睛、生殖器、內臟,老家也發生過有人吃了中毒身亡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