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報訊 4月9日,國家海洋局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0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這是我國首次發布海洋生產總值數據。《公報》顯示:去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2萬億元,達20958億元,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0.01%。,比2005年增長13.97%,高出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3.3個百分點。
據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李春先介紹,為全面反映海洋經濟總體運行情況,實現與國民經濟核算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國家海洋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開展了全國海洋經濟核算工作,制定并實施了《海洋生產總值核算制度》,對主要海洋產業的統計口徑進行了修正,同時新增了海洋相關產業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2006年是該制度實施的第一年,在完成了“十五”期間海洋生產總值核算工作的基礎上,國家海洋局對2006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體運行情況進行了初步核算,并在2006年的《公報》中,除了發布按原統計口徑統計出的主要海洋產業統計數據外,還同時發布了按新實施的《海洋生產總值核算制度》核算出的海洋生產總值數據。
《公報》顯示,按原統計口徑,2006年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18408億元,增加值82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7%(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相當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4%,與上年持平。海洋三次產業結構為14∶42∶44。各主要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特別是海洋船舶業、海洋油氣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濱海旅游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長均超過17%。沿海港口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國際港口中,我國沿海港口已占近一半的席位。
按新口徑,據初步核算,2006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20958億元,同比增長13.97%,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01%。其中,海洋產業增加值12365億元(包括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及其修正值8949億元、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增加值3416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8593億元。全國涉海就業人員達2960.3萬人,比上年增加180萬個就業崗位。區域海洋經濟發展勢頭迅猛,環渤海經濟區、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海洋生產總值均超過6500億元,兩者合計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
李春先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海洋工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把海洋工作獨立設專章,強調要“強化海洋意識,維護海洋權益,保護海洋生態,開發海洋資源,實施海洋綜合管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同時,社會各界全民海洋意識進一步提高,關注海洋工作的熱情持續高漲,這些都為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保障。
《公報》還發布了“十五”期間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總體情況,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由期初為9301.79億元,增長到期末為18025.86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18.0%。
新聞發布會由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副主任吳金友主持。國家海洋局政策法規與規劃司司長王殿昌、副司長翁立新,海域管理司副司長阿東,海洋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林山青,中國海監總隊副總隊長吳強,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林紹花、副主任何廣順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15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