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天上午,全國首個對蝦價格指數“湛江對蝦價格指數”專家評審會在特呈島舉行。來自廣東省價格監測中心、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湛江水產進出口企業協會5家單位的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審議并通過了由湛江市物價局、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及湛江師范學院聯合編制的湛江對蝦價格指數項目方案,這標志著湛江對蝦價格指數開啟先河,成為全國首個通過評審的對蝦價格指數。
指數選取20種規格對蝦為代表
湛江對蝦價格指數的編制主要是根據對蝦的國內和出口交易量情況,結合對蝦養殖的季節性因素,選定了對蝦交易量大、規格長期穩定的20種對蝦為代表品。以對蝦交易量占全國銷售量32%以上的霞山水產品批發市場(寶滿市場)和南方國際水產交易中心兩個對蝦交易專業市場為采集單位。根據對蝦品種交易時段側重不同,分時段按類別采集交易價格。根據對個體指數加權調和平均的方法計算得出湛江對蝦價格指數。
在昨天召開的評審會上,評審組專家認真聽取了湛江市物價局價格指數編制項目組的匯報,認真質詢和論證《湛江對蝦價格指數》項目。
評審組組長,來自廣東省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朱紹華表示,湛江對蝦價格指數是廣東價格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對蝦生產、交易、消費、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暨南大學統計系主任劉建平表示,編制湛江對蝦價格指數,對提升湛江對蝦價格話語權,打造湛江對蝦國際交易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在指數編制中,商品分類、代表品選擇、基期和權重確定、計算方法的使用等較為合理,基本反映湛江對蝦交易行情。華南師范大學統計系主任楊清表示,指數運行系統功能完整,操作方便;建議進一步完善指數體系,根據湛江對蝦產業發展的實際,合理運用計算方法、適時調整權重。評審專家表示,湛江對蝦價格指數項目達到預期目標,同意通過評審。
全國首個對蝦價格指數為何落戶湛江?
湛江對蝦產業基礎良好,科技支撐有力,產業鏈完整,發展前景廣闊。談及對蝦,人們不由自主會想起湛江。2010年11月底,湛江市被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授予“中國對蝦之都”,奠定了湛江市對蝦產業集群優勢。湛江作為全國最大的對蝦產業基地,享譽七個“全國第一”:養殖面積全國第一、對蝦種苗產量全國第一、對蝦產量全國第一、加工規模全國第一、出口量全國第一、對蝦飼料產量全國第一、全國最大的對蝦專業交易市場。
在國內,湛江是南美白對蝦的流通中心,占全國南美白對蝦銷售流通量的66.7%;在國際上,湛江的海水養殖南美白對蝦銷售流通量占全世界的15.4%,對蝦出口額占全國的30%。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國內、東南亞對蝦交易中心,產品遠銷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墨西哥、加拿大、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具有很大的國際影響力。湛江對蝦產業在全國乃至國外的重要地位已經形成,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價格風向標的引領作用。
對蝦價格指數:對市場調節有指導性意義
價格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商品價格水平的變化方向、趨勢和程度的經濟指標,是研究價格動態變化的重要工具,可以為行業內企業的發展以及政府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因此,編制湛江對蝦價格指數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市物價局表示,編制湛江對蝦價格指數,能為企業、養殖戶等提供最具權威的價格服務,有利于打造湛江對蝦國際交易中心地位,對提高中國對蝦產業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編制對蝦價格指數可以將湛江對蝦產業集群優勢和市場交易規模優勢轉化為價格標桿優勢,提升在國內對蝦市場乃至國際對蝦市場的影響力、輻射力和核心競爭力;通過建立價格指數,確立湛江對蝦價格形成的話語權,掌握對蝦交易價格的參與權、表達權、主動權、乃至主導權;傳遞市場信號,為政府制定、調整和檢查經濟政策提供決策依據,引導資源合理配合,推動對蝦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服務。
今年五月初,湛江對蝦價格指數已開始試行。9月1日,湛江對蝦價格指數已經在由國家發改委授權、地方政府搭臺創建的廣東省價格指數發布平臺上線。市物價局表示,通過專家評審后將通過企業平臺、物價局官方平臺向社會和公眾發布對蝦價格指數的有關信息。將不斷完善價格指數的編制工作,致力打造國家級價格指數,使湛江對蝦指數真正成為引導市場的價格風向標。為政府決策、企業經營提供最直接的價格服務,為推動對蝦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對蝦產業的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