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2年4月8日,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和宜昌市共同舉辦長江珍稀魚類放流活動,1000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放流全人工繁殖中華鱘(子二代)數量最多的一次。當日放流的珍稀魚類還包括“子一代”中華鱘210尾和胭脂魚10000尾。圖為中華鱘被放歸長江。銳影 攝
記者10日從長江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了解到,一組子一代中華鱘親魚在全人工繁殖條件下,成功產下受精卵21萬粒,產卵規模已達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繁殖的水平,標志著中華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體系基本成熟。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華鱘研究所中華鱘保育車間,狀如蝌蚪的“子二代”中華鱘在水池中游弋。據工作人員介紹,魚卵共孵出約4萬尾中華鱘。目前,這些出苗15天的鱘魚寶寶,各項體征正常,身長有2厘米左右,已經平安度過了垂游期、平游期、沉底期,于12月9日開口攝食。
中華鱘研究所分管科研的副所長高勇說,2009年以來,中華鱘研究所連續4次成功實施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前三次繁殖獲得受精卵數量分別為4萬枚、5萬枚和10萬枚。此次的產卵規模已經達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繁殖的水平。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科研人員利用野生中華鱘親魚人工繁殖培育出子一代;2009年,子一代成功繁育出子二代中華鱘,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中華鱘,中華鱘自此可以在全人工環境下生存繁衍。
中華鱘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是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被譽為“活化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