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2日,記者從德州市水產辦公室獲悉,截至目前,水產部門已經將10萬尾鯉魚增殖放流到齊河黃津灣,并在平原一千多畝的水域中放流了河蟹。據介紹,此舉將能有效保護水域生物生態平衡,凈化水質。
德州之前放流工作并不多,近幾年由于捕撈、繁殖率降低等原因導致河流水域內的生物種類有所下降,影響到生態平衡。水產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去年僅放流河蟹4000多斤,今年11月在齊河黃津灣6000畝水域內放流鯉魚10萬尾。這些魚苗屬于黃河鯉魚品種,比較能夠適應這片水域,之所以選在冬天放養,是因為經過一冬天的適應,更有利于來年春天這些魚苗的成活和生長。他們還于5月份在平原水域內放流了河蟹1000多斤,選擇的品種和放養時間也是為了河蟹的成活和生長。
這兩處放養水域均是市民飲水水源。放流的魚類和河蟹不但可以補充水域內生物的多樣性,有效維持生物生態環境,而且可以濾食水中的藻類和浮游生物,通過這種作用可以凈化和改善水質。據該工作人員介紹,今后,其他縣市區境內的水域也都有投放計劃。
據了解,增殖放流就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種或親體的活動。水產辦工作人員稱,今后將加大魚群保護力度,并且德州流域內的河流、湖泊還會繼續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確保全市水源良好和市民飲水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