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漁業是榮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榮成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漁業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圍繞促進漁業增效和漁民增收,把現代漁業園區建設作為實現由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由漁業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跨躍的重要舉措來抓。今年1-11月份,全市水產品產量達到78.5萬噸;漁業總收入529.4億元,同比增長8%。
健全組織機構
榮成市成立了由市長掛帥的現代漁業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園區建設的統籌規劃、政策制訂、調度協調等工作,并爭取中國水科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作為技術依托單位,與其簽訂了項目合同,為漁業園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技術保障。
科學規劃布局
該市立足建設現代漁業園區,堅持規模經營的發展方向,對全市漁業資源進行充分整合,規劃了以霞口灘-馬欄灣、榮成灣、桑溝灣、愛蓮灣、俚島灣等海域為重點的筏式養殖、魚類網箱養殖和魚貝藻間養與輪養示范區,以虎山、寧津等沿海灘涂為重點的蝦池健康模式養殖和灘涂貝類精養示范區,以成山頭至東楮島外海海域為重點的底播增養殖示范區,以成山、俚島北部海域為重點的海珍品放流增殖示范區,區內名優養殖產量、產值分別占全市的80%和90%以上。并且組織編制一批省級現代漁業園區的單體規劃,提升現代漁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
強化政策扶持
榮成市制訂出臺了《關于建立高效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意見》,設立800萬元專項資金對水產原良種場、名優高效養殖、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及技術推廣進行扶持;進一步完善了漁業科技人才發展機制,把《關于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的暫行規定》、《關于促進專業技術人員合理流動的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政策引入現代漁業園區建設,充分調動了全市各級特別是科技人才參與漁業園區建設的積極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