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連續幾天冷空氣發威,黃島區山前海域部分養殖池結冰達五六厘米厚,幾處淺灘積水區也有結冰,但還沒有大面積海水結冰現象。天氣寒冷,購買海參滋補身體的市民多了,海參貨源出現短缺,價格略有上漲,3—4頭的海參甚至出現斷貨。
養殖池冰層6厘米厚
昨天上午9時許,記者在黃島區山前海域看到,正值落潮,淺灘幾處積水的地方出現結冰,將幾條停在碼頭上的漁船凍住。記者往東走了一段距離看到,這里是一片海產品養殖區,有個別池子已經開始結冰了。養殖戶老薛的一個海參池子全部被冰封,冰層最厚處為6厘米。“我這池子里養著5000斤海參,個頭還不是很大,抵抗力差,如果不將冰層清除,很容易因缺氧發生意外。”老薛告訴記者,昨天一大早,他就招呼幾個伙計帶著鐵鍬和鎬想將冰搗碎,哪知冰層太厚,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成功。
“我現在正安裝線路,準備用噴灌機往池子里灌水,灌下的水會將冰層頂起來,直到將它頂碎。”老薛說,他最擔心的是,如果天氣繼續冷下去,池子里冰層會越來越厚,那樣他養殖的海參不可避免會窒息死亡。
養殖池里不見鮑魚
記者注意到,從靈山衛前海到石嘴子前海,共有養殖池百余個,里面養殖的是清一色的海參,鮑魚卻不見影蹤。“鮑魚不耐寒,往年冬天我們也養在池子里,每當寒流來到時都會死好多,我們損失很大。僅2009年冬天,我就因此損失10萬元,當時那個心疼勁兒就不用提了。”在大灣村搞鮑魚養殖的翟師傅告訴記者,從2010年起,每到秋天,養殖戶除了留下少量鮑魚對外銷售外,其余的都運到南方代養。“留下的少量鮑魚已經被我轉移到大棚里去了,我現在那兩個露天的池子是空的,就是天再冷我也不怕了。”翟師傅說。
海參銷售價格上漲
在黃島山前海鮮銷售市場,海參銷售戶劉洪峰正在整理剛剛卸下的一批海參。“現在海參的貨源短缺,我好不容易從老客戶那里進來90公斤貨,都是7—9頭的,3—4頭的直接沒貨了。”劉洪峰告訴記者,導致貨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養殖戶為避免多操心,趁寒流還沒來時就將大部分海參處理掉了;二是購買海參的市民明顯增多了。
“天冷以后,反而是海參的銷售旺季,很多人都來買了滋補身體,提高免疫力。”劉洪峰說,也正因為這兩個原因,導致最近海參價格一直上漲。“半月前漲到了85元/斤,最近幾天的價格為100元/斤左右。”劉洪峰告訴記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