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現在對蝦養殖隊伍中,在追求財富的同時,能夠考慮養殖行業的長遠利益保護養殖環境的從業者屈指可數。湛江硇洲島梁愛洲卻是這少數人隊伍中的一員。他一直堅持,只有向養殖環境索取合理的養殖回報,才能獲得長久的效益。對于超高密度養殖的方式,他認為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自殺式做法,根本不可取。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高位池的養殖戶投苗密度一般都高達20多萬尾/畝,有的甚至是30-50萬尾/畝,畝產量可高達數千斤/畝甚至1萬多斤/畝。許多對蝦養殖戶一夜暴富的故事正是基于超高密度養殖的前提下。
梁愛洲的對蝦養殖場共有蝦塘13口,共50多畝,全部都是高位池。他的蝦塘距離海邊不到百米,海水常年清澈,水源、硬件措施等養殖條件無可挑剔。多年來,他的對蝦養殖密度都是12萬尾/畝。他的養殖密度不可謂不低,因為不少養殖對蝦的土塘,投苗密度都高于此數字。
“投苗密度低有低的好處,我考慮的是綜合效益和長遠效益。”梁愛洲告訴《農財寶典》記者,投苗密度低并不意味著低產量,投苗密度高也不見得產量一定會很高。他說,養殖對蝦,最為重要的是成活率。“高密度養殖對蝦,一兩造可以成功,或者一兩年也可以成功,但再過幾年,絕對不會成功。”他說,他在海邊看過高密度養殖蝦塘排出來的廢水,都是黑乎乎的,而沿海原本干凈的沙灘,如今都常聞到臭味,底下的沙也全都是黑色,腥臭味更濃。“這都是高密度養殖對蝦造成的。”他說,沿海各蝦塘的進水、排水口相隔不遠,“你排我抽,什么病菌病毒都抽進蝦塘內,蝦不難養才怪。”
梁愛洲表示,投苗密度低,飼料投喂量也少,水質變化不會像高密度蝦塘那么大,有利于控制,排泄的廢水對環境污染也不大,可讓當地的對蝦養殖持續發展。此外,低密度養殖,對蝦棲息空間大,長速快,對蝦的存活率高,風險小。“每造蝦我只需養2000多斤就行。”他說,高密度養殖,養成功一造蝦,賺錢看起來很多,但通常情況下以失敗居多。綜合計算,低密度養殖對蝦,養殖成本相對較低,而養殖成功率高,不以每造計算養殖效益,以年或更長的時間來計算,養殖效益更穩定和有保障。
梁愛洲多年堅持低密度養殖,并不斷地向周圍的養殖戶輸送養殖環保理念,希望借此能發動更多的養殖戶共同保護已遭破壞的養殖環境。“目前已有好幾位養殖戶受我的影響,也采取低密度的養殖方式,相信以后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梁愛洲認為,養殖對蝦,如果具備條件,養殖戶最好拿出一兩口小池塘,定向培育藻類,對蝦養殖成功率很高。“我以前試過定向培育藻類養殖斑節對蝦,養殖成功率很高,同樣的投苗密度,我的產量可達2000多斤,而其他養殖戶最多也就幾百斤。”梁愛洲表示,現在定向培育藻類的技術也比較成熟,他采取此方式養殖對蝦也是受廣東海洋大學教授的影響。不過他指出,定向培藻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在整個對蝦養殖過程中,培藻花費的精力也是最大,養殖戶需量力而行。
除了對蝦,梁愛洲還養龍蝦、東風螺、當地土海參。除了追求經濟利益,養殖一些特有稀少品種,也是他的興趣愛好。上述幾種品種梁愛洲都是采用工廠化養殖的方式。他表示,養殖也是一項投資,要保證平穩發展,就不能把所有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