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冬季之后,冰鮮魚是不少家庭餐桌上最愛的美食。
不過,張店的宮女士近期從市場上買來的冰鮮魚吃起來有股怪味,事后發現魚根本不新鮮。記者走訪了解到,連日的低溫使部分商販拿凍魚冒充冰鮮魚來賣,這讓不少消費者受蒙騙。
市民遭遇
“冰鮮魚”吃起來很柴
12月24日下午,張店宮女士下班后,從金晶大道一水產市場上購買了兩斤黃花魚,魚身上糊著一層薄薄的冰碴子,“當時就懷疑這是冷凍魚,怕不新鮮,吃起來口感不好,但商販極力否認,說這是冰鮮魚。”宮女士說,買回家一做,有的魚都不成塊了,出鍋后再一嘗,有股怪怪的腥氣味兒,肉也不筋道,吃起來非常柴,“這魚肯定不新鮮了,就是冷凍很久了的凍魚,但商販仍拿著它們充當冰鮮魚來賣。”
宮女士的遭遇,很多市民都遇到過,“就算是鮮魚,只要一凍上,單從外表上看,也很難與凍魚分開。”一水產市場商販透露,在現在這樣的大冷天里,經常會有魚販將賣不掉的冰鮮魚冷凍起來再慢慢賣,時間一久,凍魚也就不新鮮了。
27日上午,記者走訪城區水產市場、農貿市場發現,魚攤上的各種魚類,都被冰塊包裹著,很難分清是凍魚還是冰鮮魚,如果上前詢問,商販們異口同聲地表示,這是冰鮮魚。
專家支招
“看、按、摸、聞”來鑒別
水產市場業戶劉先生介紹,區分凍魚與冰鮮魚,消費者可以通過“看”、“按”、“摸”“聞”來防止被坑,從外表來看,冰鮮魚表皮光潔度好、平滑,鰓體鮮紅或暗紅;凍魚表皮色澤發暗或發紅,局部有皺紋出現,鰓體暗紅;按下去之后,冰鮮魚彈性好,按印迅速復原,無水分滲出,凍魚彈性變弱,按印過一會才能復原或不能復原,并有少量水分滲出。
用手摸時,冰鮮魚表面光滑,鰭及尾液有粘性,凍魚表面不光滑,鰭及尾液粘性差或無粘性;此外冰鮮魚具有特有的氣味,凍魚氣味較弱,或有嚴重油蠔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